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书事自和》
《暮春书事自和》全文
宋 / 韩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东君回辔流连,诗入衰情更易缘。

荷叶如钱生水面,杨花飞雪满阶前。

感时空溅伤春泪,殢酒思流见曲涎。

景向人催上老,似推公道不容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东君(dōng jūn)的意思:指东方的君主,也泛指东方的国家或地区。

感时(gǎn shí)的意思:感受到时代的变化,抓住时机,适应时代的要求。

更易(gēng yì)的意思:更加容易、更为便利

公道(gōng dɑo)的意思:公平正义的原则和道德标准。

回辔(huí pèi)的意思:悔过自新,改正错误。

景向(jǐng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酒思(jiǔ sī)的意思:酒后思念、酒后愁绪

流连(liú lián)的意思:停留、逗留

伤春(shāng chūn)的意思:伤害春天,指破坏春天的美好景象或心情。

上老(shàng lǎo)的意思:指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生水(shēng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沉淀、净化处理的水,比喻没有经过加工、筛选的事物。

时空(shí kōng)的意思:指时间和空间。

水面(shuǐ miàn)的意思:指水的表面,也用来比喻某个领域或范围的最基本或最底层的事物。

杨花(yáng huā)的意思:指人的心思不定,容易受外界诱惑或干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联“东君回辔肯流连,诗入衰情更易缘”中,“东君”是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这里借指春天的回归,但诗人却感叹春天的短暂,难以挽留,使得诗人的哀愁更加深重。颔联“荷叶如钱生水面,杨花飞雪满阶前”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荷叶初生、杨花飘落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含着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颈联“感时空溅伤春泪,殢酒思流见曲涎”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伤,以及试图通过饮酒来排解愁绪的无奈之举。尾联“残景向人催上老,似推公道不容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主题,指出即使春天即将消逝,也无法阻挡时间的无情流逝,似乎连公正的时间都容不下任何改变或拖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暮春景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在面对生命无常时的无力与哀愁。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朝代:宋   字:稚圭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75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好离乡.本名南乡子警世

人本是神仙。只为当初纵马猿。

换骨更形无定止,连绵。致使尘情种种牵。

若解固根原。玉鼎金炉聚汞铅。

锻炼三千功行满,还元。复返蓬瀛绝变迁。

(0)

无俗念.叹世

蟾乌景急,暗催人、两鬓银丝如织。

终日区区犹不省,盖为家缘煎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得也成何济。

闻身康健,好寻云路活计。

拂袖落魄婪耽,水边石上,笑傲闲吟缀。

一粒神丹光灿灿,免使尘清连累。

坦荡逍遥,优游自在,占得真消息。

功成归去,永居蓬岛仙位。

(0)

临江仙.西山静坐

静坐西山深有益,等闲人事稀逢。

终朝饭饱恣疏慵。养成清静体,化出主人公。

三十年来都乱觅,如今认证真容。

狂情灭尽法皆空。本来无一事,刚恁费千功。

(0)

江城子.榆次县真常观作

真常应物要方圆。且随缘。行功全。

眼正心明,认得化工权。

日用无私当直养,浩气满,现胎仙。

一时庆会兴无边。透重玄。永绵绵。

照彻人间,幻境岂能坚。

便约故园堪久计,观八水,玩三川。

(0)

江城子

法光普照道门昌。出天长。入龙阳。

宝殿圆成,朝暮爇心香。

霞友云朋休外觅,心地稳,是天堂。

燕南河北好悲伤。正穷荒。受风霜。

劫运推移,何日到仙乡。

谁解闲居山后意,□□秀,小蓬庄。

(0)

如梦令

闲把心香暗爇。三界十分通彻。

四海遍天涯,都是全真枝叶。枝叶。枝叶。

撞透清霄明月。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