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通市中,无此祛俗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卑栖(bēi qī)的意思:指低微的地位或卑贱的身份。
不争(bù zhēng)的意思:不争指不争论、不争执,即不争辩或争吵。
不使(bù shǐ)的意思:不让,不令,不使人。
潺潺(chán ch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细碎的声音。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尘嚣(chén xiāo)的意思:指尘土飞扬的喧嚣声,形容喧嚣不安的场面或环境。
当即(dāng jí)的意思:立即、马上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轰轰(hōng h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威力极大。
会心(huì xīn)的意思:心意相通,心领神会。
会当(huì dāng)的意思:表示能力、才智等经过培养后能够达到某种水平或程度。
款段(kuǎn duàn)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内容、章节或段落的划分。
利名(lì míng)的意思:获得名利,追求声望和利益
泠然(l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冷静自若的样子。
轮蹄(lún tí)的意思:指马匹奔驰时蹄子的连续运动,比喻事物迅速连续地进行。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名世(míng shì)的意思:指在世间有名声、有声望。
瀑布(pù bù)的意思:指水从高处直接落下的景象。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无厌(wú yàn)的意思:不满足于已有的,贪得无厌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行行(xíng xí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都很出色、很好。
中扃(zhōng jiōng)的意思:中扃指的是门闩,比喻支持、保护、维护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骑行,傍晚时分远离喧嚣城市,来到一处宁静之地的体验。诗中的“玉堤”、“瀑布”以及“长安”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首句“独骑款段出,落日背高城”,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孤独旅程和时间背景——夕阳西下,他独自一人骑着缓慢的马匹,离开繁华的城市。这里的“款段”形容马行缓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接着,“行行过玉堤,忽听潺潺声”,诗人穿过一条名为“玉堤”的道路,突然听到了流水的声音。这不仅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美,也预示着即将进入一个更加宁静的世界。
“会心岂必远,一笑儿童惊”,诗人认为心灵的共鸣并不一定需要远离尘嚣,甚至在与孩子们的一笑之间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简单快乐的追求和对童真的向往。
“坐我瀑布傍,泠然洗中扃”,诗人坐在瀑布旁,感受着清凉的水气,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这一句通过自然界的纯净之物,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净化。
“长安盛车马,轮蹄日轰轰”,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长安作为繁华都市,车马喧嚣,象征着世俗的忙碌与纷扰。
“向来通市中,无此祛俗清”,诗人感叹,在繁忙的市场中,很难找到像眼前这般清静的时刻,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
“利名世所竞,独兹人不争”,在功名利禄的追逐中,诗人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最后,“会当即堤边,卑栖结吾楹”,诗人决定在堤边建立自己的居所,过上简朴而自由的生活。“饱听日无厌,不使尘嚣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喜爱,希望永远沉浸在宁静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自然和谐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