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肉送子思,烝豚出阳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酬酢(chóu zuò)的意思:回报恩情,报答别人的好意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迭出(dié chū)的意思:指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或发生。
鼎肉(dǐng ròu)的意思:指权力、利益的聚集。
东邻(dōng lín)的意思:东方的邻居或邻国。
伏腊(fú là)的意思:指冬天将至,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也指岁末年终。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公制(gōng zhì)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做事情时公平公正,没有私心私欲。
交亲(jiāo qīn)的意思:亲近交往,结交朋友。
咎过(jiù guò)的意思:责备或批评过错。
慕古(mù gǔ)的意思:对古代文化、历史或先贤的崇敬和向往。
亲随(qīn suí)的意思:亲近跟随。
四坐(sì zuò)的意思:四个人坐在一起,形容气氛热闹。
无有(wú yǒu)的意思:没有任何的,一无所有
西舍(xī shè)的意思:西舍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推辞,拒绝。
相通(xiāng tōng)的意思:指事物之间互相沟通、联系,相互之间能够理解和交流。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乡礼(xiāng lǐ)的意思:指乡间的礼仪规范,也用来形容人们在家乡或乡村中的礼貌和风俗。
新春(xīn chūn)的意思:新春指的是新年的春季,也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颜色(yán sè)的意思:外表强硬,内心软弱
饮食(yǐn shí)的意思:指吃喝男女,即男女都需要吃饭喝水,是生活的基本需求。
有相(yǒu xiāng)的意思:指有某种特定的样子、特征或特点。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 翻译
- 周公制定乡间的礼法,没有互相帮助的规定。
祭祀时用鼎盛肉来表达对子思的思念,蒸猪献祭则是阳货的做法。
亲戚交往只看地位高低,不问身份大小。
自从这种礼节衰落,伏日腊日都有人饿着肚子。
乡人仰慕古代习俗,宴请宾客不分主次。
东家赠予西家,食物轮流拿出,如同蚂蚁磨坊般频繁。
我宁可自己挨饿,也不责怪你们的馈赠。
大家共同庆祝新年,笑容满面,气氛和谐。
- 注释
- 周公:古代政治家,制定礼仪的人。
制:制定。
乡礼:乡村的礼节规定。
相通佐:互相帮助。
鼎肉:用鼎烹煮的肉,祭祀或宴请的象征。
阳货:古人名,此处指代某种习俗。
交亲:亲戚交往。
高低:地位的高低。
伏腊:古代两个重要的节日,伏日和腊日。
酬酢:宴请和回敬。
四坐:所有在座的人。
迭出:轮流拿出。
蚁磨:形容频繁如蚂蚁搬运。
咎过:责怪,过错。
颜色:脸色,表情。
愉和:愉快和谐。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记岁莫乡俗三首(其一)馈岁》,主要描绘了古代乡村在年终时节的馈赠风俗。诗人以周公制定的乡礼为背景,指出过去人们在年终时会互赠食物,如鼎肉和蒸豚,不分贫富,体现了淳朴的人际交往。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传统逐渐衰落,只有伏腊节时还有些人饥饿无食。
诗中描述了乡人虽然生活艰难,但仍然保持着对古老习俗的尊重,即使自己挨饿,也会轮流赠送食物给邻居,表达互相帮助的和睦气氛。诗人感叹,尽管生活水平低下,大家依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欢庆新年,脸上洋溢着喜悦和平和。
整首诗通过对馈岁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乡村社会的温情与互助,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同时也揭示了生活的艰辛。苏辙的笔触细腻,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生活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