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公胡不归,儒用鲁何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尘(bīng chén)的意思:指战争的烽烟和尘土,也用来比喻战争的残酷和破坏。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谔谔(è è)的意思:指言辞谦虚而恭敬。
关洛(guān luò)的意思:关洛是一个汉字成语,意思是关键时刻,洛阳城的守卫。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气郁(qì yù)的意思:指心情或情绪郁结不舒畅,积郁不发。
事会(shì huì)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变化,事情的发展趋势。
王气(wáng qì)的意思:指君主的威严和统治力量。
元气(yuán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的精力、生命力或活力。形容精神饱满,精力旺盛。
折冲(zhé chōng)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冒着危险、费力气,不顾困难和牺牲。
樽俎(zūn zǔ)的意思:指宴饮时的酒器和肴馔。也用来比喻用餐或宴会。
折冲樽俎(zhé chōng zūn zǔ)的意思:指为了某个目的而不顾一切地冒险或拼命努力的意思。
- 翻译
- 帝王之气充盈在东南方,战争的尘埃弥漫在关洛地区。
历史的机遇难道有极限?只担心国家元气日益衰弱。
在外交场合还能从容应对,但缺少直言进谏的声音。
像您这样的人才为何不回归,儒家学说为何受到削弱?
- 注释
- 王气:帝王的气象或国家的兴盛之气。
兵尘:战争带来的尘土,象征战乱。
事会:历史的际遇或时机。
元气:指国家或人民的精力、生命力。
折冲樽俎:指在酒席间谈判,解决争端。
谔谔:直言敢谏。
如公:像您这样的贤能之人。
儒用鲁何削:为什么儒家学说在鲁地(古代鲁国,以儒家文化著称)受到削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元晋为赵先生所作的寿诗之一。诗中表达了对赵先生才智的赞赏以及对时局的忧虑。"王气郁东南"描绘了东南地区蕴含的宏大气象和潜在的王者之气,暗示赵先生可能在这一区域有着重要影响力。"兵尘莽关洛"则反映了战乱频繁、局势动荡的现实,"事会岂有极"表达了对未知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人担忧国家元气(即国力)可能因战乱而衰弱,"祇恐元气弱"流露出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接下来,"折冲樽俎馀"赞扬赵先生在外交场合中的智慧与才能,"欠着一谔谔"则希望他能直言敢谏,为朝廷带来更为激进的声音。
最后两句"如公胡不归,儒用鲁何削",以反问的方式,期待赵先生能够回归文教,以其深厚的学识和道德力量来提升儒学的地位,使儒家之道不至于被削弱。
整首诗通过赞美赵先生的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才的呼唤,体现了宋代理学士人的社会责任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汲古阁
千编蠹走鱼,三写焉成乌。
流传不足征,笔削何如无?
寻源准之宋,正讹同索逋。
旁观昧所从,或谓正者诬。
古今几纪载,半讫余已图。
当时两官书,将恐供樵苏。
何况正史外,百杂如散珠。
一阁此贯穿,上下缥缃俱。
我来耳目眩,譬海泛一壶。
尝闻莲华藏,亦假轮藏扶。
熏染即其缘,经言岂欺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