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柏梁(bǎi liá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演讲的才华出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才子(cái zǐ)的意思:指具有卓越才华的人,特指文学才子。
除书(chú shū)的意思:除去书籍或知识,指不读书或没有学问。
东海(dōng hǎi)的意思:指东方的大海,也泛指东方。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汉帝(hàn dì)的意思:指汉朝的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黄公(huáng gōng)的意思:黄公是指黄石公,意为聪明智慧的人。
金门(jīn mén)的意思:指权力、财富等非常重要的门槛或关口。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人欲(rén yù)的意思:指人们的欲望非常强烈,不受控制,蔓延四方。
商岩(shāng yán)的意思:指商业繁荣,财富充盈。
是故(shì gù)的意思:因此;所以;由此可见
时才(shí cái)的意思:指在适当的时间或条件下才能显现出真正的才能或价值。
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谪籍(zhé jí)的意思:被贬谪到外地,失去原有身份和地位。
祗今(zhī jīn)的意思:只有现在,只有当下
- 鉴赏
这首诗《答赠王给事》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现实情境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帝王风流与当代官场人事的深刻洞察。
首联“汉帝风流盛柏梁,一时才子羡为郎”,开篇即以汉代帝王的风流雅兴与当时文士的羡慕之情为背景,引出主题。柏梁台作为汉代文化象征,不仅代表了帝王的奢华与文人的向往,也暗含着对古代文治武功的追忆。
颔联“归来东海桃三熟,谏罢金门草数行”,通过虚构的场景,描绘了一位归隐东海的才子,其桃树结三次果实,象征着人生的三次辉煌;而谏罢金门草数行,则暗示了这位才子曾谏言皇帝,最终被罢免官职,但其谏言却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这一联巧妙地将历史典故与个人经历相结合,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命运的感慨。
颈联“谪籍祗今人欲尽,除书何意客相忘”,进一步揭示了古代文人仕途坎坷的命运。谪籍之人,指的是因各种原因被贬官或流放的官员,这里表达的是对古代文人命运多舛的同情。除书,即朝廷发布的官员任命或罢免文书,诗人在此感叹,为何在这样的文书上,会忘记曾经的才子?
尾联“黄公虽道商岩起,家本鄞山是故乡”,以黄公(可能指黄帝)起于商岩的故事,比喻古代文人虽出身卑微,但终能成就一番事业。同时,诗人强调自己虽身在异乡,但心系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