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自未识真,馀身桓□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错(bù c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好坏程度超过一般,表示不错或相当好。
财色(cái sè)的意思:形容贪恋财物和色情的欲望。
和光(hé guāng)的意思:和光指和谐共处,互相友好。
浑一(hún yī)的意思:指总体、整体,没有分割或混杂。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妻子(qī zi)的意思:指已婚女子,与丈夫共同生活并相互扶持的女性。
识真(shí zhēn)的意思:识别真实,辨别真假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俗情(sú qíng)的意思:指普通人的情感、感情;也指平凡、庸俗的情感。
造恶(zào è)的意思:指故意制造恶劣的环境或行为,以达到不良目的。
智惠(zhì huì)的意思:智慧和恩惠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其三)》。王梵志,唐代著名诗人,以写通俗易懂、富含哲理的诗歌而闻名。此诗通过对比世俗与真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德、智慧的独特见解。
诗中前四句“世间不信我,言我□造恶。不能为俗情,和光心自各。”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人的误解和非议,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他不愿为了迎合世俗的偏见而改变自己的本性,保持内心的独立与纯净。
接着,“财色终不染,妻子不恋著。”强调了诗人对于物质诱惑和情感牵绊的超脱,认为真正的自由在于不受外物所束缚,内心保持清静。
“共□□□尘,至理求不错。”这里可能有字迹模糊或缺失的部分,但大致意思是说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追求真理不应偏离正道。
“智惠浑一愚,我心常离缚。”诗人认为智慧与愚蠢并非绝对对立,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保持心灵的自由与清明。
最后,“君自未识真,馀身桓□乐。”是对那些尚未认识到生命真谛的人的劝告,鼓励他们通过自身的修行和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王梵志对人生、道德、智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俗偏见的抗争,展现了他独特的哲学观和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