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其三》
《诗·其三》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世间不信我,言我□造恶

不能俗情和光心自各。

财色终不染,妻子不恋著。

共□□□尘,至理不错

智惠浑一愚,我心常离缚。

君自未识真,馀身桓□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错(bù c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好坏程度超过一般,表示不错或相当好。

财色(cái sè)的意思:形容贪恋财物和色情的欲望。

和光(hé guāng)的意思:和光指和谐共处,互相友好。

浑一(hún yī)的意思:指总体、整体,没有分割或混杂。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妻子(qī zi)的意思:指已婚女子,与丈夫共同生活并相互扶持的女性。

识真(shí zhēn)的意思:识别真实,辨别真假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俗情(sú qíng)的意思:指普通人的情感、感情;也指平凡、庸俗的情感。

造恶(zào è)的意思:指故意制造恶劣的环境或行为,以达到不良目的。

智惠(zhì huì)的意思:智慧和恩惠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其三)》。王梵志,唐代著名诗人,以写通俗易懂、富含哲理的诗歌而闻名。此诗通过对比世俗与真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德、智慧的独特见解。

诗中前四句“世间不信我,言我□造恶。不能为俗情,和光心自各。”表达了诗人面对世人的误解和非议,坚持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他不愿为了迎合世俗的偏见而改变自己的本性,保持内心的独立与纯净。

接着,“财色终不染,妻子不恋著。”强调了诗人对于物质诱惑和情感牵绊的超脱,认为真正的自由在于不受外物所束缚,内心保持清静。

“共□□□尘,至理求不错。”这里可能有字迹模糊或缺失的部分,但大致意思是说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追求真理不应偏离正道。

“智惠浑一愚,我心常离缚。”诗人认为智慧与愚蠢并非绝对对立,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保持心灵的自由与清明。

最后,“君自未识真,馀身桓□乐。”是对那些尚未认识到生命真谛的人的劝告,鼓励他们通过自身的修行和探索,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王梵志对人生、道德、智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俗偏见的抗争,展现了他独特的哲学观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游天竺

澹烟微雨羃苏堤,佳伴相携任马西。

花竹静看人断续,楼台清映树高低。

两峰春气催黄鸟,九里松涛下碧溪。

最是山僧知爱客,夕阳浑欲住招提。

(0)

奉答德树

童子来雪中,遗我高士牍。

悠悠牍中语,新菹咀寒绿。

令人发浩兴,临流取桃竹。

削竹勿伤手,寻君曲江曲。

(0)

朱仲德金陵别意卷子

新安佳孙子,长揖陌尘中。

书记春江阔,诗联上客同。

马鸣双树绿,花蒂几州红。

离思何曾恶,青山行未穷。

(0)

自述

岁月有今数,乾坤多此身。

恶怀时避客,梦语夜惊人。

浅道难还古,陈粳不继新。

谁怜伏莽下,白首病词臣。

(0)

药垄

地仙不爱谷,种药方桥右。

久雨不出门,猪苓大如手。

(0)

寿沈石田先生八十

昔年曾擅笔中花,载酒诗成句句佳。

到处奚囊堆绮绣,有时出语带烟霞。

曹刘墙短通三昧,李杜坛高共一家。

瑟缩寒童过桥日,几多词客尽惊誇。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