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嫌絺绤薄,转觉林塘幽。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夏 日 早 起 宋 /袁 燮 举 世 惮 炎 赫 ,当 暑 思 高 秋 。秋 高 岂 不 好 ,萧 瑟 令 人 愁 。何 发 三 伏 中 ,五 夜 风 飕 飕 。遥 空 淡 月 落 ,将 旦 群 阴 收 。却 嫌 絺 綌 薄 ,转 觉 林 塘 幽 。出 门 任 所 适 ,清 与 耳 目 谋 。借 问 尘 埃 人 ,知 此 佳 致 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好(bù h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坏得无法再坏。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出门(chū mén)的意思:离开家门,外出
淡月(dàn yuè)的意思:指月亮昏暗无光,不明亮的月亮。也用来形容事物的光彩不够明亮,没有光泽。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伏中(fú zhōng)的意思:隐藏在其中,暗中潜伏。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佳致(jiā zhì)的意思:美好的愿望或祝福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举世(jǔ shì)的意思:指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人所共知的。
林塘(lín táng)的意思:林塘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人多拥挤、拥挤不堪的状态。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群阴(qún yīn)的意思:指多个阴暗的势力、势倾朝野的人物联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势力。
任所(rèn suǒ)的意思:担任职务,担任官职。
三伏(sān fú)的意思: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即初伏、中伏和末伏。
飕飕(sōu sōu)的意思:形容风声、箭声等声音刺耳、猛烈。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五夜(wǔ yè)的意思:连续五个晚上。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炎赫(yán hè)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炎热明亮。
遥空(yáo kōng)的意思:指遥远的天空或高处。
- 注释
- 炎赫:极热。
暑:夏天。
高秋:凉爽的秋天。
岂不好:难道不好。
萧瑟:凄凉。
愁:忧愁。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五夜:五更。
飕飕:凉风声。
遥空:远方天空。
淡月:朦胧月光。
群阴:阴云。
絺绤:轻薄的夏衣。
幽:幽静。
任所适:随意前往。
清:清凉。
耳目谋:眼睛和耳朵的享受。
尘埃人:世俗之人。
佳致:美好的景致。
- 翻译
- 全世界都畏惧炎热,酷暑时就向往凉爽的秋天。
秋天固然美好,但秋风吹过让人感到凄凉忧愁。
比起盛夏三伏天,夜晚五更时分凉风习习。
深夜月亮渐落,黎明前阴云散去。
反而觉得粗布衣裳太薄,树林池塘的幽静更让人喜爱。
出门随性而行,清风明月为伴,身心舒畅。
请问那些尘世之人,他们能否理解这样的美景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燮的《夏日早起》,通过对炎炎夏日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清凉秋意的向往和享受。首句“举世惮炎赫”表达了世人普遍畏惧酷热的态度,接着“当暑思高秋”流露出诗人对清爽秋日的渴望。然而,“秋高岂不好,萧瑟令人愁”又暗示了秋天虽然宜人,但也有其寂寥之感。
诗人进一步通过对比,赞美三伏天夜晚的凉风:“何如三伏中,五夜风飕飕。”淡淡的月光洒在遥空,黎明将至之际,阴霾散去,景色宜人。“却嫌絺绤薄,转觉林塘幽”表达了诗人对轻薄衣裳的嫌弃,反而更喜欢此时林塘间的静谧与幽深。
最后,诗人提出“出门任所适,清与耳目谋”,表明他愿意随心所欲地外出,享受这份清新的早晨,询问尘世中的人们是否能体会这番佳致。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夏日清晨的喜爱和独特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