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凤鸣(fèng míng)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才得到发现和赞扬。
高情(gāo qíng)的意思:指感情高尚、慷慨豪放。
凉月(liáng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因为秋天的月亮较为清冷,所以称之为凉月。
茅舍(máo shè)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湿云(shī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阴沉、云层低压,即将下雨。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无逸(wú yì)的意思:没有安逸,指没有闲暇、没有安闲的时光。
逸士(yì shì)的意思:指有才华、有学问、有见识的人。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休宁汊口十咏·凤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闻道东林竹”以传说中的凤凰鸣叫寓言,暗示了凤林竹林的神秘与非凡。接下来的“当年有凤鸣”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湿云吹不散,凉月乱还明”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了竹林在风雨中依然挺立,月光穿过云层洒下的清冷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诗人运用“湿云”和“凉月”这两个意象,展现了夜晚竹林的独特风貌。
“疏见晚山色,遥连茅舍清”则转向远方,写竹林与山色相映,以及与远处简朴茅舍的和谐共处,体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岂无逸士驾,载酒寄高情”以“逸士”和“载酒”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期待有志向的隐士能驾临此地,一同借竹林之美,寄托高洁的情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之美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月三日见新月
纤纤初生月,挂我高楼傍。
常时照欢影,今夕流悲光。
悲光正徘徊,怅望相思台。
凉沾露襟湿,爽透风帏开。
丝虫绕阶缉,火萤穿箔来。
更添漏水咽,膏减缸花催。
庄休歌不发,潘仁心巳摧。
商陵别鹄怨,梁树栖乌哀。
未抵此时恨,长啸独难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