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瑞竹即事三绝·其三》
《瑞竹即事三绝·其三》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鸭脚初成绿未齐,芭蕉仍在柿阴西。

推迁节物如此眼界何须苦自迷。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节物(jié wù)的意思:指节约使用物品,不浪费。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推迁(tuī qiān)的意思:推举、迁移

鸭脚(yā jiǎo)的意思:形容东西不完整或不完美。

眼界(yǎn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见识、知识范围或思维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通过对比鸭脚、芭蕉与柿子的生长状态,表达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诗中的“鸭脚”、“芭蕉”和“柿子”都是秋天常见的植物,它们各自在不同的时间点展现出生机或成熟的状态,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

“鸭脚初成绿未齐”,鸭脚在这里指的是鸭脚木的叶子,初生时颜色还未完全转为深绿,给人一种清新而略带青涩的感觉。这句诗捕捉了新生事物的初始阶段,充满了生命力和希望。

“芭蕉仍在柿阴西”,芭蕉叶大而宽,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宽广的胸怀。此处将芭蕉置于柿树的阴影之下,暗示着不同植物在自然界的共生关系,同时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

“推迁节物均如此”,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意味着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变化,无论是植物的生长还是季节的更迭,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逻辑。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眼界何须苦自迷”,最后一句则是对人生的反思。面对自然界的变化,诗人提醒自己不应过于困惑或迷失,而是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鼓励人们以一种更加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起起伏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生命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积极倡导。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次烟浦即事韵

吟帆归路远,花雨落纷纷。

鹭过山加点,鸥飞水破纹。

淡烟依古树,残照下空坟。

未见巫阳面,高塘韵漫分。

(0)

寄意三绝·其一

燕楼犹在月明中,还却明珠泪掩红。

青鸟不来云路隔,碧桃无复旧春风。

(0)

寄越友

偶向津头买钓蓑,怀人只隔一烟波。

扁舟欲渡长江去,奈此西湖明月何。

(0)

过莆城怀刘后村中书因以奉寄·其二

入洛深衣已十春,声名千载有知闻。

不须更结耆英社,溧水前头独绘君。

(0)

观丙辰省试宣锁作·其三

一窗丝雨一帘风,当日齑盐滋味同。

见说主司多好句,肯将蚕蚁待诸公。

(0)

咏红蕉

谢家池馆遇芳菲,破绿抽心一片绯。

恰似九衢三二月,绿罗丛里著朱衣。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罗亨信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