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定远(dìng yuǎn)的意思:稳定远离危险。
归顺(guī shùn)的意思:顺从、服从、归附
归降(guī xiáng)的意思:归降指投降,表示一个势力或者国家主动放弃抵抗、投降对方。
何烦(hé fán)的意思:何烦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做麻烦或费力的事情。
奴隶(nú lì)的意思:奴隶指被人奴役、剥削的人,也可以比喻被人操纵或控制的人。
声教(shēng jiào)的意思:指以声音教导人们,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和启迪他人。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乌孙(wū sūn)的意思:指黑暗、阴沉、寂寞无人的境地。
应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对方说什么,自己就立即回答什么,形容应答迅速。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芑孙所作的《西陬牧唱词二十六首》中的其二十三首。诗中以“种出乌孙本四家”开篇,描绘了乌孙族的起源与根基,暗示着乌孙族的深厚历史底蕴。接着,“未应声教限罗叉”一句,表达了对乌孙族文化的尊重与认同,认为乌孙族的文化不应被外界的限制所束缚。
“归降归顺皆奴隶”这一句,可能是在探讨乌孙族在历史上的归附与臣服情况,暗示乌孙族在与其他民族交往中曾经历过的复杂关系。然而,“定远何烦一矢加”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和平与宽容的态度,认为在处理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时,无需过度武力干涉,强调了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乌孙族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民族间和谐共处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蕴含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乌孙族乃至更广泛民族关系的深思熟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