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昏微朏魄,时共盈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马(bái mǎ)的意思:指美丽的白马,引申为指美好的事物或人。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春霆(chūn t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威力如春雷一般,激烈而有力。
砥柱(dǐ zhù)的意思:砥柱指的是支撑柱子,比喻支持、坚定的力量或支持某个事物的人或事物。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烽堠(fēng hòu)的意思:指烽火台和边防堡垒,比喻战争、冲突不断的地方。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回目(huí mù)的意思:回目指的是回顾过去的成就或经历,用以评估和总结。
昏微(hūn wēi)的意思:非常微弱,昏暗无光。
鲛绡(j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绣品精美细致,像海中的珍珠。
金宫(jīn gōng)的意思:指位高权重,富有权势的地方。
惊看(jīng kàn)的意思:惊奇地看着,震惊地观察。
凌霄(líng xiāo)的意思:高耸入云霄的意思,形容极高或极大。
目眩(mù xuàn)的意思:目眩指眼前一亮,眼睛发生眩晕的感觉。也用来形容事物光彩照人,令人眼花缭乱。
蓬瀛(péng yíng)的意思:形容山水美丽、仙境般的景色。
缥缈(piā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难以捉摸。
棋布(qí bù)的意思:指棋盘上的棋子布局整齐有序,比喻事物安排得井然有序。
奇绝(qí jué)的意思:非常奇特而绝妙,超乎寻常的绝世之物或事物。
千寻(qiān xún)的意思:形容道路曲折、蜿蜒盘旋。
秦桥(qín qiáo)的意思:指人的出身贫贱,但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成功。
神皋(shén gāo)的意思:形容神明居住的高天。
滔滔(tāo tāo)的意思:形容水势浩大、声势磅礴,也用来形容言辞或文章的气势磅礴、连绵不绝。
迢遥(tiáo yáo)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难以到达。
鼍梁(tuó liáng)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
闻说(wén shuō)的意思:听说;听闻
形胜(xíng shèng)的意思:形势优越,胜过其他。
寻秋(xún qiū)的意思:寻找秋天,比喻寻找美好的事物或追求理想。
屹峙(yì zhì)的意思:形容高耸挺拔,矗立不倒的样子。
一蹴(yī cù)的意思:指一脚踢倒,比喻事情迅速解决或一举成功。
银涛(yín tāo)的意思:形容银色的海浪,比喻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景象。
营屯(yíng tún)的意思:指军队驻扎在战场上设置的营寨。
浴日(yù rì)的意思:指阳光普照的日子,比喻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康富裕的景象。
昼夜(zhòu yè)的意思:昼夜表示白天和黑夜,也用来形容时间的长久或不停止。
庄严(zhuāng yán)的意思:庄重、肃穆、庄严肃定。
- 鉴赏
这首《望海潮》描绘了乍浦天妃宫的壮观景象与观潮的壮丽场景。开篇以“扶桑缥缈,霓光龙采,金宫砥柱银涛”起笔,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而辉煌的世界,金碧辉煌的宫殿矗立在银色的波涛之上,犹如神话中的仙境。接下来,“烽堠星罗,营屯棋布,惊看碧浪迢遥”,描绘了远处烽火连天,军营密布的景象,与碧蓝的海浪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壮阔的氛围。
“万叠捲鲛绡,恍琼鳌驾水,白马凌霄”几句,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想象,展现了海浪翻滚如鲛绡般的美丽,以及仿佛神兽驾驭海水,白马跃上云霄的奇幻景象。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融入了神话色彩,增加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一蹴春霆,千寻秋雪势滔滔”则进一步描绘了海浪的动态之美,如同春雷般的一蹴而起,又如千寻之高的秋雪般汹涌澎湃,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潮的气势磅礴。
“几回目眩魂摇,羡东南形胜,奇绝神皋”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地区独特地理环境的赞叹,以及对眼前景象的震撼感受。接着,“云佩庄严,绣幢屹峙,沧波昼夜腾骄”继续赞美这里的庄严与壮观,云彩装饰的庄严景象与屹立的绣幢,与日夜奔腾的波涛相映成趣。
最后,“浴日海门潮,更昏微朏魄,时共盈消”描绘了海潮与月相的互动,海潮似乎在沐浴着日出的光辉,而月亮的盈亏变化与海潮的涨落相呼应,增添了诗歌的自然哲学意味。
“闻说蓬瀛,鼍梁虚驾笑秦桥”则是以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和古代桥梁为喻,表达了对理想世界和历史的向往与反思,使得整首诗在描绘现实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超脱现实、追求理想境界的思考。
综上所述,《望海潮》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乍浦天妃宫及其周边海域的壮丽景色,融合了自然景观、神话传说、历史反思等多个层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西台启诗帖赞
予于是帖,有感者四。
馆职在外,于学士不系细衔,于带职者皆曰同院,意亲情洽,所以见前辈之笃风谊也。
内赐金鱼,盖出新宠,带职者乃从学士转致,又杂以他寄焉,所以见上恩交情俱无内外也。
谢学士以启,而用楷法,寄同院同年以诗,而用行书,又以见待人处己,虽小节皆有体也。
承平幕府,得一佳帖,相聚以观,又以见时清事简,虽边圉亦得以从容于文艺也。
于虖,诗文之传,几人于兹。独于此书,有感有思。
流风之存,妙墨之遗。什袭是宜,维以诗之。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