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双髻山·其二》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磴道(dèng dào)的意思:指山路上的阶梯道路。
梵诵(fàn sòng)的意思:指人的声音高亢悠扬,如唱诵经文一般。
古刹(gǔ chà)的意思:指古老的佛寺或庙宇。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流涧(liú jiàn)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音激越。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石气(shí qì)的意思:形容人的表情冷酷、冷漠,没有表情。
霄汉(xiāo hà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地方。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云卧(yún wò)的意思:云朵躺卧在地上,形容云彩低垂、密布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事物的繁多或人口众多。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的《游双髻山(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岁月沧桑,石阶长满青苔,显得有些荒凉。诗人沿着斜坡小径前行,眼前展现出双峰直插云霄的壮观景象,仿佛与天相连。山中的禅房仿佛被烟霞环绕,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宁静。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自然景色:岩石上生长着顽强的树木,透露出一股清寒之气;泉水从山涧中潺潺流过,带来了花香。然而,山中的僧人似乎沉浸在自然的静谧中,忘记了日常的佛经诵读,静静地躺在那里,披着单薄的袈裟,享受着山林的清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双髻山的自然风貌和古刹的宁静氛围,以及僧人的隐逸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山水之间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