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欲互迁幻,虚寂湛孤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赖(bù là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好,令人满意。
方寸(fāng cùn)的意思:指心思、思虑、心情等的状况。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绝学(jué xué)的意思:指卓越的学问或技能,超越一般的学术水平。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善端(shàn d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
上帝(shàng dì)的意思:指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中的至高无上的神。
虚寂(xū jì)的意思:指事物空虚寂静,没有声音、动静或活动。
义心(yì xīn)的意思:指心怀正义、仁爱之心。
知识(zhī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广博,涵盖面广,深度深。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钦的《感兴十七首》中的第十七首,通过诗人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对宇宙、人性以及道德修养的深刻见解。
首句“上帝惠灵懿,永此仁义心”表达了对上天赋予人类智慧与仁爱之心的感激之情,认为这种仁义之心应当永恒存在。接着,“世欲互迁幻,虚寂湛孤襟”描绘了世间欲望的流转变化如同幻象,而真正的内心应保持宁静与纯净,不受外界干扰。诗人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孤独的坚守,是对纷扰世界的超脱。
“知识何必多,善端聊可寻”则提出观点,认为知识的积累并非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寻找并实践善良的本源。这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认为内在的善良比外在的知识更为重要。
最后,“不赖方寸真,绝学当谁任”表达了对真正内心真实性的追求,以及对道德学问传承者的期待。这里的“方寸真”指的是内心的真诚与真实,而“绝学”则是指高深的学问或道德修养。诗人认为,真正的道德学问不仅需要个人的内省与实践,更需要有人来承担传播与弘扬的责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刻的哲理思考,探讨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内心的修养以及道德责任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