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江 州 景 德 长 老 宋 /苏 轼 白 足 高 僧 解 达 观 ,安 排 春 事 满 幽 栏 。不 须 天 女 来 相 试 ,总 把 空 花 眼 里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排(ān pái)的意思:形容力量浩大,势不可挡的景象。
白足(bái zú)的意思:白色的脚,形容人的脚非常干净。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春事(chūn shì)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事或性事。
达观(dá guān)的意思:心态开朗,对事物持乐观、宽容的态度。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解达(jiě dá)的意思:指解决问题、达到目的。
空花(kōng huā)的意思:虚假的美好外表
天女(tiān nǚ)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眼里(yǎn lǐ)的意思:指某人对某事物或某人的看法、评价。
总把(zǒng bǎ)的意思:总是、经常
足高(zú gāo)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的身材很高。
白足高僧(bái zú gāo sēng)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操守纯洁。
- 注释
- 白足:形容僧人赤脚或穿布袜。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侣。
解达观:理解并接受事物的本性,超脱世俗观念。
安排:精心布置。
春事:春天的景物或活动。
满:充满,遍布。
幽栏:幽静的栏杆,可能指花园或庭院中的栏杆。
天女:神话中美丽的仙女。
相试:考验或试探。
空花:佛教用语,比喻虚幻的事物或梦境。
眼里看:眼中所见,比喻看待。
- 翻译
- 白足的高僧懂得通达的智慧,
在幽静的栏杆周围布置着春天的景色。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名为《赠江州景德长老》。诗中透露出一股超脱世俗、自在悠然的情怀。
“白足高僧解达观”此句描绘了一位修行者以达观为依托,身着简洁之衣,心灵得到解脱的境界。"安排春事满幽栏"则表明这位长老在深闺中已将春天的万物生机勾勒得恰到好处。
“不须天女来相试”此句暗示诗人对长老修为之高,认为他已经达到了无需外界考验的境地。"总把空花眼里看"则是诗人以其深邃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将虚幻的花朵(比喻世间万象)尽收眼底,不再为五彩缤纷所惑。
整首诗通过对景德长老修为境界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对于高僧超凡脱俗、心灵自由之境的赞美。同时,这也反映出苏轼本人对于世俗束缚的一种超越和逃避的心理。诗中所体现出的意境淡远,情感丰富,是宋代文学中难得的瑰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和明妃曲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誇。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