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
《感事》全文
宋 / 韩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一来边障地,走马三秋

万绪事常扰,九分春又休。

莺花在目霜雪只侵头。

从得风光住,风光可奈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障(biān zhàng)的意思:指边界上的障碍物,也用于比喻阻碍、困扰等。

分春(fēn chūn)的意思:指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可奈(kě nài)的意思:无法可奈、无可奈何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一来(yī lá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原因是首要的或最重要的。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在目(zài mù)的意思:指在眼前、在视野内。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事》,是宋代诗人韩琦所作。诗中描绘了边疆之地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一来边障地”,点明了地点,边疆之地,暗示了环境的艰苦与战乱的背景。接着“走马过三秋”,描述了快速行进的情景,三秋即三个秋天,强调了时间的紧迫和行动的迅速。

“万绪事常扰”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众多纷扰之事的无奈与困扰。“九分春又休”则以春日的短暂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易逝,九分春休,意味着春天的美好只有一瞬,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莺花谁在目,霜雪只侵头。”这两句通过对比莺歌燕舞与霜雪覆盖,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岁月的无情。莺花象征着青春与美好,而霜雪则代表了岁月的侵蚀与老去。诗人感叹美好的事物只能在心中回想,而自己却已满头白发,岁月不饶人。

最后,“从得风光住,风光可奈忧。”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难以留住的无奈,以及即使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与美好,也难以摆脱忧愁的心情。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生中的矛盾与无奈,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时光流逝、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悟,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朝代:宋   字:稚圭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75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滁阳孙氏山中五咏·其二流觞渠

流觞泛激水,手揽跳波湿。

恰怪杯行迟,风吹忽相及。

(0)

花下

昨朝花始发,今朝花已稀。

那为风吹落,自是鸟惊飞。

(0)

送李子中

洞庭山前水满湖,尔行乘舸向东吴。

宦游坚不废丘壑,燕坐真成在画图。

历历村墟悬橘柚,层层洲□散菰蒲。

即看秀色增江国,䞉寄新诗入帝都。

(0)

寒食对雨遣闷

一百五日春已深,闭门风雨昼阴阴。

乍飞燕子湿无那,欲折桃花娇不禁。

归去久淹沧海兴,愁来端拟白头吟。

天涯厌见繁华节,更见萧条断客心。

(0)

秋日溪上

何处窥秋色,搴舟入水隅。

清波照凫雁,寒露洗菰蒲。

促迫悲生事,登临快病躯。

由来野人意,终日羡江湖。

(0)

泣玉行

楚国献玉人,抱玉山中哭。

不见赏千金,徒闻刖双足。

一国之人皆若狂,玉为石兮石为玉。

世俗是非虽反覆,砾石何荣玉何辱。

被褐怀玉真丈夫,哀哀泣玉何为乎。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