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绪事常扰,九分春又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障(biān zhàng)的意思:指边界上的障碍物,也用于比喻阻碍、困扰等。
分春(fēn chūn)的意思:指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到来。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可奈(kě nài)的意思:无法可奈、无可奈何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一来(yī lái)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原因是首要的或最重要的。
莺花(yīng huā)的意思:莺花是指杨柳和桃花,也用来形容美丽的花朵。
在目(zài mù)的意思:指在眼前、在视野内。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事》,是宋代诗人韩琦所作。诗中描绘了边疆之地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一来边障地”,点明了地点,边疆之地,暗示了环境的艰苦与战乱的背景。接着“走马过三秋”,描述了快速行进的情景,三秋即三个秋天,强调了时间的紧迫和行动的迅速。
“万绪事常扰”一句,表达了诗人面对众多纷扰之事的无奈与困扰。“九分春又休”则以春日的短暂比喻人生的短暂与易逝,九分春休,意味着春天的美好只有一瞬,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莺花谁在目,霜雪只侵头。”这两句通过对比莺歌燕舞与霜雪覆盖,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岁月的无情。莺花象征着青春与美好,而霜雪则代表了岁月的侵蚀与老去。诗人感叹美好的事物只能在心中回想,而自己却已满头白发,岁月不饶人。
最后,“从得风光住,风光可奈忧。”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难以留住的无奈,以及即使得到了片刻的宁静与美好,也难以摆脱忧愁的心情。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生中的矛盾与无奈,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时光流逝、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悟,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