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苕溪登舟》
《苕溪登舟》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深于池沼浅于河,动地风来也不波。

只道东来行役苦,胡床面面是菱荷。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iáodēngzhōu
sòng / yángwàn

shēnchízhǎoqiǎndòngfēnglái

zhīdàodōngláixíngchuángmiànmiànshìlí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池沼(chí zhǎo)的意思:池沼指的是湖泊和沼泽地,也用来比喻境地险恶、困难重重的处境。

动地(dòng dì)的意思:形容某种情感或行为非常激烈,使人感到震动、动容。

胡床(hú chuáng)的意思:指胡乱摆放的床铺,比喻混乱无序的状况。

面面(miàn m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全面、各个方面都有。

行役(xíng yì)的意思:指行军作战、征战沙场。

只道(zhī dào)的意思:只知道、只认为

注释
深:深度。
池沼:水塘。
浅:浅薄。
河:河流。
动地:强烈地震撼。
风:风。
波:波纹。
只道:只以为。
东来:向东而来。
行役:旅途劳顿。
苦:辛苦。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坐具。
面面:处处。
菱荷:菱角和荷花。
翻译
它比池塘更深,比河流更浅,即使狂风吹过,也丝毫不起波澜。
人们只道向东行路艰辛,却不知沿途尽是胡床与菱荷之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远行役途之苦的一种感慨。"深于池沼浅于河,动地风来也不波"表明了水面极其平静,连大风过境都未能激起涟漪,这种描写手法常见于中国古典诗词中,用以表现一种超脱红尘的宁静与淡泊。接着“只道东来行役苦”一句,则转而表达了诗人对长途跋涉、奔波劳碌的生活感受,"胡床面面是菱荷"又将这种苦涩的情绪和自然景物相结合,透露出一种无奈与适应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对静谧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不掩饰对旅途劳顿的真实感受,体现了宋代文学的一种清新自然之风。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即事三首·其二

底定遐荒咏止戈,书年幸复遇嘉禾。

宁知此际心增畏,图易思艰事正多。

(0)

昆明湖泛舟·其一

雨后明湖生嫩凉,寿峰翠濯水中央。

已欣蓼穗深添色,却惜荷花暗减香。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一一六豹

观象易成周,如飞比壮猷。

楚辞曾作御,管子善持筹。

符兆孙家猎,献歌韩国侯。

舂山常隐雾,妙理契明幽。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一一○雀

巢常安画梠,飞不离雕梁。

饶有依人智,那无梦客祥。

双行书案上,率啄粟场傍。

塞外曾稀见,屋成结队翔。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九十六桃

结实龙邱表,盘根度索傍。

琼瑶酬厚贶,歌舞换新妆。

耐可烘春艳,偏能销恨长。

七枚留著核,痴煞汉家王。

(0)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其九十四柳

春气袅氤氲,春烟罥碧氛。

池塘丝带雨,台馆画横云。

逐浪吟贞观,垂阴赋简文。

凝妆翠楼者,蓦地忆夫君。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