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能施德政,宜其胤祚长。
嬴政与杨隋,再传即灭亡。
德政(dé zhèng)的意思:指政府或统治者以道德为准则,依法治国,为民众谋利益的政治措施和行为。
丰镐(fēng hào)的意思:形容人才丰富,才华出众。
福善(fú shàn)的意思:福善指福报与善行,表示善良行为会带来好运和福报。
富强(fù qiáng)的意思:富贵强盛,形容国家或个人富裕且强大。
国祚(guó zuò)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统治地位、命运。
后继(hòu jì)的意思:指接替前人继续奋斗,延续前人的事业。
李唐(lǐ táng)的意思:指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代著名的诗人。
隆昌(lóng chāng)的意思:兴盛昌隆。
灭亡(miè wáng)的意思:完全消亡,彻底毁灭
岂惟(qǐ wéi)的意思:不仅仅是,不只是
仁厚(rén hòu)的意思:仁厚是指人的品行善良、心地宽厚、待人宽容和善良。
施德(shī dé)的意思:指以仁德施行善事,帮助他人。
天理(tiān lǐ)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伦理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昭彰(zhāo zhāng)的意思:明显,显著
自后(zì hòu)的意思:指自己在后面,表示自己处于较为被动、退让的地位。
这首诗以历史为线索,探讨了国家兴衰与德政的关系。开篇“苍姬都丰镐,国祚日隆昌”描绘了周朝初建时的繁荣景象,丰镐作为都城,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昌盛。接着,“所积本仁厚,岂惟恃富强”强调了仁厚之德对于国家长久稳定的重要性,不仅仅是依靠财富和武力。
随后,“自后继者谁,刘汉暨李唐。复能施德政,宜其胤祚长”提到了汉朝和唐朝的继起,这些朝代之所以能够延续长久,是因为它们施行了德政,得到了上天的眷顾。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德政对于国家存续的关键作用。
最后,“嬴政与杨隋,再传即灭亡。福善与祸淫,天理诚昭彰”以秦始皇和隋炀帝为例,指出暴政导致的迅速衰亡,与前文形成鲜明对照,强调了福善祸淫的天理昭彰,即善行带来福祉,恶行招致灾祸。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即德政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影响,以及天道酬勤、善有善报的道德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