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迥众沤集,天清孤筜归。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友 人 过 西 郊 韵 明 /李 尧 秋 原 晚 萧 旷 ,杖 藜 荒 径 微 。川 迥 众 沤 集 ,天 清 孤 筜 归 。寒 烟 蔓 草 密 ,积 雨 豆 苗 希 临 流 拟 结 构 ,息 鞅 振 尘 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豆苗(dòu miáo)的意思:指刚出土的豆苗,比喻刚开始发展的事物。
积雨(jī yǔ)的意思:指雨水连绵不断地下,积聚成水。
结构(jié gòu)的意思:
[释义]
(动)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
[构成]
并列式:结+构
[例句]
文章结构合理。(作主语)
[同义]
构造蔓草(màn cǎo)的意思:指无法控制、无法根除的问题或隐患。
秋原(qiū yuán)的意思:秋天的原野,指秋季大地辽阔、丰收的景象。
天清(tiān qīng)的意思:指天气晴朗、天空明朗。
息鞅(xī yāng)的意思:指暂时停止或平息争端,使局势得以缓和。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尧的《和友人过西郊韵》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郊外的宁静景象。首句“秋原晚萧旷”展现了广袤的田野在傍晚时分显得空旷而寂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凄凉。接着,“杖藜荒径微”写诗人独自拄着藜杖,沿着荒芜的小路前行,暗示了旅途的孤独与艰辛。
“川迥众沤集”运用比喻,将河流比喻为广阔的空间,众多泡沫聚集,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天清孤筜归”则以孤雁归巢的形象,寓言诗人自己在清冷天空下的孤独归途。
“寒烟蔓草密”描绘了秋草丛生,烟雾弥漫的景象,渲染了环境的冷寂。最后一句“积雨豆苗稀”则反映了连绵雨后,田间作物稀疏的状态,显示出自然界的变迁和生活的艰辛。
最后两句“临流拟结构,息鞅振尘衣”表达了诗人面对流水,似乎在构思或规划,想要暂时放下疲惫,整理思绪,抖落尘埃,寻求片刻的宁静与自我反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铅山道中小休
秋阳如猎火,四顾不可避。
肩舆得微阴,休此仆夫瘁。
我生道途间,岁月七之四。
山林固清远,及物乃初意。
黄云堆垄亩,早稻一尺穗。
所欣居者乐,未敢叹劳勚。
诏书宽逋负,豪吏不少置。
民穷戒勿扰,天下适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