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风送雁,月冷树浮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差池(chā chí)的意思:指差距、差别。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更漏(gēng lòu)的意思:更漏是指古代用来计时的漏刻,比喻时间的流逝。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帘帷(lián wéi)的意思:帘帷是指窗帘或者屏风,也可引申为界限、障碍或分隔。
南国(nán guó)的意思:指中国南方地区,也可用来形容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
他乡(tā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自己的家乡,到别的地方生活或工作。
晓来(xiǎo lái)的意思:指天亮、黎明到来。
- 注释
- 更漏:古代计时器,滴水声代表时间流逝。
迥:遥远,孤独。
帘帷:窗帘和帷幔,代指室内。
静夜长:宁静的夜晚显得漫长。
天高:天空高远。
风送雁:秋风推送着大雁南迁。
月冷:月光寒冷。
树浮霜:树叶上结有白霜。
晚菊:秋季盛开的菊花。
差池绿:零星分布、颜色各异的绿色。
高桐:高大的梧桐树。
次第黄:按顺序逐渐变黄。
晓来:清晨醒来。
南国梦:对南方家乡的梦境。
他乡:异乡,外地。
- 翻译
- 深夜的更漏在孤城中回荡,寂静的帘帷映照着漫长的夜晚。
高高的天空中,秋风吹过,大雁南飞;清冷的月光下,树木覆盖着白霜。
晚间的菊花零星开放,深浅不一的绿色;高大的梧桐树叶子依次转黄。
早晨醒来,南国的梦境犹在,却发现自己已身处异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中静谧夜景的图画。"更漏孤城迥,帘帷静夜长"一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氛围,时间是在深夜,更鼓声声已稀少,城内外异常宁静,只有帷帐轻拂,夜晚显得格外漫长。
接下来的"天高风送雁,月冷树浮霜"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刻画,强化了这种寂静与寒冷。天空辽阔,偶尔传来远处大雁的叫声,而清冷的月光下,大地上的树木都被薄霜覆盖,显得格外凄美。
"晚菊差池绿,高桐次第黄"两句,则转向对植物生长状态的观察。晚菊依旧在池塘边展示它们的绿意,而高大的梧桐树则在秋风中呈现出金黄色的叶子,一切都显得那么有序而又静谧。
最后,"晓来南国梦,不觉寄他乡"两句,诗人通过梦境的描写,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思念。夜晚梦回到了南国,但当梦醒时,却发现自己仍在异乡,他乡的寂寞与孤独感油然而生。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心境。诗人张耒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将深秋夜晚的静谧美感与个人情怀融合,营造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