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峰抱花回,不知凡几里。
石梁跨涧空,苔枝皆倒倚。
入寺罢晚参,僧堂寂如水。
瀰漫遍岩壑,春透无剩蕊。
复讶妙香生,馝馞得禅髓。
白毫(bái háo)的意思:白毫是指白色的绒毛,比喻人或事物的品质非常纯洁、无瑕疵。
迟日(c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间已经很晚了。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返景(fǎn jǐng)的意思:比喻事物变化后又恢复原状,或者指事物在变化中反复出现。
凡几(fán jǐ)的意思:指全部、无一例外、所有的。
佛光(fó guāng)的意思:指佛教中的光明和智慧,也可指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质。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诘曲(jié qǔ)的意思:指正直坦率,不回避问题,直截了当地问责他人。
妙香(miào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盘桓(pán huán)的意思:形容人在某个地方停留、逗留不去。
曲取(qǔ qǔ)的意思:以曲折的方式获取所需的东西。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散策(sàn cè)的意思:指随意漫步、游览。
僧堂(sēng táng)的意思:指寺庙、寺院。
松根(sōng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基不牢固,容易动摇或崩塌。
通波(tōng bō)的意思:传递信息,传播消息。
微径(wēi jìng)的意思:微小的路径或道路
岩壑(yán hè)的意思:指山谷之间的峡谷或深沟,也用来比喻困苦、艰险的处境。
不知凡几(bù zhī fán j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数量或程度超过了人们的预期或估计。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厉鹗从金家堰步行至崇先寺的晚景经历。首句“一峰抱花回”展现了山峰怀抱花朵的景象,富有生机。接下来的“迟日落未落”描绘了夕阳欲坠未坠的迷人时刻,诗人决定开始漫步。“石梁跨涧空”和“苔枝皆倒倚”则描绘了山路的险峻与自然的静谧,石桥横跨深涧,青苔覆盖的树枝倒映其中。
进入寺庙后,“僧堂寂如水”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诗人沿着曲折的小径深入,夕阳余晖洒在花丛中,景色如画。“返景照花里”、“春透无剩蕊”和“乍疑吐佛光”等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烂漫和神秘感,仿佛佛光普照,香气四溢,令人感受到禅意的深远。
最后,诗人流连于松根,甚至萌生在此筑屋隐居的想法,表达了对自然与禅境的向往。他以“何必问通波,远寻光福市”结尾,暗示不必追求世俗繁华,眼前的崇先寺就是内心的归宿,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修的深刻体验。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馀却有馀。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燄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南渡琼诗人,求仙得此道。
我来一访之,止庵空肖貌。
止庵在何许,九曲武夷隩。
上山多灵芽,下涧多瑶草。
景物且夷旷,山水亦绝好。
道人此真修,中有烧丹灶。
闻说烧丹日,精致尤可道。
九转未为至,十转不为到。
温养黄庭珠,乾坤坎离奥。
三光任陆沉,一珠温自保。
功就山灵泣,鼎枯泉脉浩。
身去仍丹丘,神与此山老。
诗赋留山间,手泽犹精造。
永与九曲歌,并作镇山宝。
仙集响琅琅,我心明皓皓。
持集归故乡,为报五原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