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塞(biān sài)的意思:边塞是指国家边疆地区,特指边境地区。
长杨(cháng yáng)的意思:长杨是指长时间的离别或分别。
词垣(cí yuán)的意思:指文字的墙垣,比喻文字的丰富和深厚。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间关(jiān guān)的意思:指相邻的两个关卡或要塞之间的地带,也比喻相隔不远的两个地方。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路长(lù cháng)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比喻事情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命诏(mìng zhào)的意思:皇帝下达的命令。
去路(qù lù)的意思:指前途或出路被堵塞,无法继续前进。
使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派往外国或附属国的使者,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殊方(shū fāng)的意思:特殊的方法或途径
素闻(sù wén)的意思:指听说的消息或传闻,未经亲身目击或确切证实的事情。
衔命(xián mìng)的意思:毫不犹豫地接受命令或任务。
阳月(yáng yuè)的意思:指明亮的月亮,也比喻光明和美好的事物。
夷陬(yí zōu)的意思:指言谈举止粗野、没有礼貌。
周礼(zhōu lǐ)的意思:指古代周朝的一套礼仪制度,也用来形容规矩、礼貌。
- 鉴赏
此诗《送韩编修奉使朝鲜》由明代诗人李学一创作,描绘了使臣出使远方国家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交流意蕴。
首句“使臣衔命诏殊方”,开篇点题,以“使臣”自喻,说明其肩负重任,出使至遥远之地。次句“边塞间关去路长”,进一步描述了出使之路的艰辛与漫长,充满了挑战和未知。
接着,“季札素闻周礼乐,夷陬行睹汉冠裳”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明交流的向往与自豪。季札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他出使各国时,不仅传播了周朝的礼仪文化,也展示了华夏文明的魅力。此处借季札之名,暗喻出使者将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同时也预示着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与理解。
“旌旗晓度辽阳月,剑佩朝凌鸭绿霜”描绘了出使队伍在清晨出发,月光下旌旗飘扬,剑佩闪烁的壮丽场景。辽阳和鸭绿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地名,这里通过地理元素的引用,既展现了出使路线的辽阔,也暗示了出使者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最后,“役竣旋镳须计日,词垣犹待赋长杨”表达了对出使任务完成后的期待与祝愿。出使归来后,希望能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如同西汉著名辞赋家杨雄一样,留下传世之作。这不仅是对出使者的期许,也是对文化交流成果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使臣出使的壮丽景象,以及对文化交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国家使命的崇高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热切期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石龙渡中作
四十未闻道,素尚栖名山。
兹怀逾二纪,理策及晨间。
水宿越再晨,奄昏亦已三。
棹讴烟雾里,微月照潺湲。
借问我何为,景行朱明天。
此中多贤哲,在野若龙渊。
崆峒礼广成,柱下师老聃。
熙攘尘埃子,予心亶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