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菩萨蛮·其一次韵秀倅送别》
《菩萨蛮·其一次韵秀倅送别》全文
宋 / 毛滂   形式: 词  词牌: 菩萨蛮

玉卮细酌流霞湿。金钗翠袖留客行色小梅残。

官桥杨柳寒。赐环宣室夜。看落金莲灺。

人记海听康。流风秀水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赐环(cì huán)的意思:赐予玉璧,象征官位的玉璧。形容皇帝授予官员的封爵。

翠袖(cuì xiù)的意思:形容女子手臂纤细柔美,如翠玉般婉约动人。

官桥(guān qiáo)的意思:官桥是指官员的桥梁,用来比喻官员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金莲(jīn lián)的意思:指一个女人的美貌和狡诈。

金钗(jīn chāi)的意思:指妇女的头饰,也用来比喻女子的美貌。

看落(kàn luò)的意思:观察不到,看不见。

留客(liú kè)的意思:指待客人或留宾客住下来不走。比喻用好的条件和服务留住客人。

流霞(liú xiá)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天空呈现出美丽绚丽的彩霞景象。

流风(liú fēng)的意思:指流动的风,形容风势强劲、迅猛。

小梅(xiǎo méi)的意思:小梅是一个比喻词语,表示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项技能上的水平比较低,不够出色,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提高。

行色(xíng sè)的意思:指行走时的姿态和神情。

宣室(xuān shì)的意思:宣扬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玉卮(yù zhī)的意思:指美玉,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菩萨蛮(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雅的意境和深远的情怀。

“玉卮细酌流霞湿”,描绘了一种优雅的饮酒情景,“玉卮”指的是用玉石制成的酒器,诗人通过这种精致的物品传达出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感。"细酌"表明了一个从容不迫、慢慢品味的动作,而"流霞湿"则是对美好时光的一种描写。

“金钗翠袖勤留客”,诗人在这里展现了一幅热情款待宾客的画面。"金钗"和"翠袖"都是女性装饰品,象征着温柔与美丽,而"勤留客"则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

“行色小梅残”,诗人通过"行色"(即行走时所呈现的姿态)来描绘出一种淡雅的情调。"小梅"指的是初生的花朵,"残"则暗示了一种凄美与不完全。

“官桥杨柳寒”,在这里,诗人通过"官桥"和"杨柳"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幅春日的风景画。"寒"字则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冷的气氛。

“赐环宣室夜”,"赐环"是指送别时所赠送的小物件,而"宣室夜"则是一种静谧的夜晚场景。

“看落金莲灺”,诗人在这里通过"金莲"(荷花)和"灺"(光泽)的组合,描绘了一幅水上的美丽画面。

“人记海听康”,这句话中,"人记"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而"海听康"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声音感受。

“流风秀水旁”,最后一句诗通过"流风"(微风)和"秀水"(清澈的水),构建了一片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观。

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叹和对友情的珍视,透露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情怀。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和流畅的韵律,诗人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毛滂

毛滂
朝代:宋   字:泽民   籍贯:衢州江山石门(今浙江衢州)   生辰:1056——?约1124

毛滂(1056——?约1124),字泽民,衢州江山石门(今属浙江)人。生于“天下文宗儒师”世家。父维瞻、伯维藩、叔维甫皆为进士。滂自幼酷爱诗文词赋,北宋元丰二年(1079),与西安(今衢州)赵英结为伉俪。,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猜你喜欢

宁华张尉卫辉人也因寇失官妻子为掳行乞归乡赠以二绝句·其一

葛藟绵绵长道边,独行踽踽亦堪怜。

邯郸正近君乡里,好借仙翁一枕眠。

(0)

丁亥寿药房先生四首·其四

曲度珠帘怀吕相,庑排红榜媚韩王。

先生清隐心如水,消得编诗一瓣香。

(0)

天人吟

天学修心,人学修身。身安心乐,乃见天人。

天之与人,相去不远。不知者多,知之者鲜。

身主于人,心主于天。心既不乐,身何由安。

(0)

不肖吟

不肖之人,志在游荡。身在屋下,心在屋上。

不肖之子,志在浮誇。身尚不保,焉能保家。

(0)

依韵和淮南宪张司封

庭梧叶半黄,篱菊初受霜。

向晚意不快,把酒西南望。

望君不见君,但见鸿南翔。

正欲思寄书,自成书数行。

(0)

争让吟

有让岂无争,无沿安有革。

争让起于心,沿革生于迹。

羲轩让以道,尧舜让以德。

汤武争以功,桓文争以力。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