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师(ā shī)的意思:指对师长极其尊敬,言谈举止恭敬有礼。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法鼓(fǎ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严。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方重(fāng zhò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纯正。
阁正(gé zhèng)的意思:指在政治、军事或其他组织中担任高级职位并具有实权的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欢喜(huān xǐ)的意思:非常高兴、快乐。
灵泉(líng quán)的意思:指思想或文学艺术创作中的灵感之泉,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新的创作力量。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上方(shàng fāng)的意思:指在位置或地位上高于某人或某物。
天堂(tiān táng)的意思:指极乐世界,也用来比喻极度幸福的境地。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为山(wéi shān)的意思:指为了保护山脉而进行的努力和奋斗。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永劫(yǒng jié)的意思:永远;永恒
作人(zuò ré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和行为表现。
-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名为《示方广长老从誉》。诗中描绘了禅宗修行的意境与境界,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超脱的禅意。
首联“五百阿师何处来,天堂初不隔天台”以五百位高僧的归来,暗示了修行者超越世俗,直入禅境的非凡体验。这里的“天台”不仅指地理上的天台山,更象征着修行者心灵的彼岸,即达到的禅定之境。
颔联“灵泉飞作人间雨,法鼓腾为山下雷”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将修行中的智慧与法力比作灵泉化为甘霖滋润人间,法鼓声如雷鸣响彻山谷,象征着佛法的宏扬与深远影响。这里通过自然界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佛法的广大与内在力量。
颈联“对现此身谁彷佛,上方重阁正崔嵬”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自身修行的状态自问,表达了在修行过程中,自我认知与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仿佛置身于一个更高层次的境界之中。同时,“上方重阁正崔嵬”则以山峰上的高阁象征修行者的成就与地位,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高度与庄严。
尾联“只应永劫观空眼,总向峰前欢喜开”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永恒与空性的深刻理解。在这里,诗人认为只有通过无尽的时间(永劫)的修行,才能真正洞察到世界的本质(观空眼),最终在心灵的高峰前绽放出欢喜的笑容,展现出修行的最终目的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过程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邃的理解和对修行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清都山水客,何事入临安。珍祠天赐与,半生闲。
曲池人静,水击赤乌蟠。
飞上烟岚顶,三缕明霞照晚,时对胎仙。
圃中有个小庭轩。才到便翛然。
坐来闲看了,篆香残。道人活计,休道出尘难。
归去后、安排著,一緉麻鞋,定期踏遍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