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威知畏仰,暑雨助清凉。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 盐 田 驿 用 黄 大 声 韵 宋 /李 洪 使 节 经 行 地 ,南 讹 夏 日 长 ,盾 威 知 畏 仰 ,暑 雨 助 清 凉 。叱 驭 登 闽 峤 ,鸣 珂 入 帝 乡 。拂 尘 来 者 敬 ,妙 墨 尚 淋 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叱驭(chì yù)的意思:指以威严的口吻严厉斥责和命令,像驭马一样驱使他人。
帝乡(dì xiāng)的意思:指帝王的故乡,也可指非常美好的地方。
盾威(dùn wēi)的意思:指以盾牌为威力,表示强大的威严和威力。
拂尘(fú chén)的意思:拂尘是指用扇子或拂尘轻轻拂扫,比喻轻轻地触动或扫除。
经行(jīng xíng)的意思:指行经、经过。
来者(lái zhě)的意思:指来的人或事物。
淋浪(lín làng)的意思:淋浪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被浪花所淋湿。
妙墨(miào mò)的意思:指写作、绘画等方面的技艺非常高超,出类拔萃。
闽峤(mǐn qiáo)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
鸣珂(míng kē)的意思:指人才得以施展才华、展示才能。
南讹(nán é)的意思:指南方的谣言或谎言。
使节(shǐ jié)的意思:指派出使者前往他国,进行外交活动或传递信息的行为。
夏日(xià rì)的意思:夏天的日子
行地(xíng dì)的意思:指行动的地方或范围,也可以指行动的结果和效果。
- 翻译
- 使者行走的地方,南方夏季漫长。
盾牌的威严让人敬畏,夏雨带来一丝凉爽。
呵斥驾驭马匹登上福建的山岭,铃声响起进入皇都。
对到来的人表示尊敬,精妙的墨迹还在流淌。
- 注释
- 使节:指使者或者外交官。
讹:此处指地理位置上的偏差或误解。
夏日长:南方夏季白天较长。
盾威:盾牌的威严。
畏仰:敬畏。
暑雨:夏天的雨水。
闽峤:福建的山岭。
帝乡:皇帝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京城。
拂尘:擦拭灰尘,表示迎接。
妙墨:精妙的墨迹。
淋浪:流淌,形容墨水未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节在炎热的夏日里行走的情景。"南讹夏日长"表达了夏季白昼漫长,太阳高悬的感觉。"盾威知畏仰"则写出了使节所携带的符节给人以威严感,使得人们对其望而生敬。"暑雨助清凉"是说偶尔降临的夏雨为炎热的天气带来了一丝清凉。
"叱驭登闽峤"中的“叱驭”指的是马嘶声,"登闽峤"则描绘了使节与其随从登上高坡或山岭的情景。"鸣珂入帝乡"里的“鸣珂”是古代车马的饰物发出响声,这里指的是使节的车驾进入到皇帝所居之地。
"拂尘来者敬"表达了人们对来访者的尊重与迎接,"妙墨尚淋浪"则可能是在赞美诗人李洪的书法,尽管他是宋代的人,但这里似乎将他的名字误植为黄大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使节行进情形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官员出行时所体现出的权威与庄重,同时也透露出了一丝夏日清凉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杨志行赴徽州教授
峨峨紫阳山,翼翼素王宫。
中藏朱子书,颇有邹鲁风。
在昔三十年,我尝游其中。
一溪练带如,环以千翠峰。
朝岚与夕霏,四景日不同。
惜哉屐齿折,我舟遽云东。
子今振木铎,出为斯文宗。
诸生列馆下,待问如撞钟。
明经别同异,析理开愚蒙。
独坐三鳣堂,教思传无穷。
庠序足真乐,诗书有近功。
行当自此升,岂曰难为容。
平生韩孟交,云龙阻相从。
愿言寿道体,有书附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