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伏日还府题王村铺》
《伏日还府题王村铺》全文
宋 / 赵鼎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火候犹骑伏,金行立秋

凉虽来缓缓,热好罢休休。

岁月鞭箠尘埃置邮

年年禾黍熟,吾道得无忧。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罢休(bà xiū)的意思:停止,放弃

鞭箠(biān cuī)的意思:指严厉惩治,严加管教。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得无(dé wú)的意思:没有不...的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缓缓(huǎn huǎn)的意思:慢慢地,渐渐地

火候(huǒ hou)的意思:指烹调或制作某种事物时的适宜程度或状态。

金行(jīn xíng)的意思:指人品高尚,为人诚实守信。

立秋(lì qiū)的意思:立秋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夏季结束,秋季开始。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吾道(wú dào)的意思:指自己的道理、原则、信仰等。也表示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受他人影响。

无忧(wú yōu)的意思:没有忧虑,无所担心

休休(xiū xiū)的意思:停止、休息

置邮(zhì yóu)的意思:将信件或物品放入信封或包裹中并邮寄出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末尾,天气由热转凉的自然变化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时间流逝和生活状态的感慨。

首句“火候犹骑伏”,形象地描绘了夏日余热未消的情景,仿佛烈日还在空中徘徊,不肯完全退去。接着,“金行已立秋”点明季节转换,秋天已经到来,金黄的色彩预示着收获的季节即将来临。

“凉虽来缓缓,热好罢休休。”这两句表达了对季节变换的细腻感受,凉意的到来虽然缓慢,但炎热的夏天终究要过去,不再回来。这种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岁月随鞭箠,尘埃老置邮。”岁月如同鞭子一般,不断催促着人们前行,而尘埃则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忙碌,让人感到时间的紧迫和生活的不易。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繁忙生活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最后,“年年禾黍熟,吾道得无忧。”表达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期待,以及对生活安定的向往。禾黍的成熟象征着一年辛勤劳动的成果,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希望。通过这句,诗人传递出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生活的挑战,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生的变迁,表达了对时间、季节、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作者介绍

赵鼎臣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猜你喜欢

登楼望海

遥山层叠海云开,浴鹭飞鸥自去回。

春水茫茫天不尽,片帆浮动碧空来。

(0)

七夕

七月七之夕,家家望女牛。

神仙不可见,凉风何飕飗。

我疑天孙之巧转近拙,东西隔断难飞越。

一年一度一分离,千古银河响幽咽。

不须乞巧向天孙,若赐巧来愁欲绝。

君不见东家力田妇,耕馌常相随。

旦暮共苦乐,白首不分离。

又不见西邻有才女,夫婿上玉堂。

终年不相见,怅望悲河梁。

玉露无声夜清悄,盘中盼断蛛丝绕。

不知巧思落谁家,只恐巧多人易老。

寄语人间痴女儿,宁为其拙毋为巧。

(0)

京口道中即事

云暗篷窗昼启迟,绿阴新覆树枝枝。

明珠买得浔阳女,一曲琵琶古别离。

(0)

山居杂咏·其二

红叶恰翻阶,露气晓如沐。

山雨忽欲来,新香时断续。

(0)

秋夜

露白银河淡,庭虚皓月融。

寒蛩吟破壁,哀雁叫长空。

凤阁箫还咽,湘灵曲未终。

缘知肠断处,不待五更风。

(0)

秋日为两儿修读书船泊断桥作

闻道和熊阿母贤,翻来选胜断桥边。

亭亭古树流疏月,漾漾轻袅泛碧烟。

且自独居扬子宅,任他遥指米家船。

高风还忆浮梅槛,短烛长吟理旧毡。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