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窑蟋蟀筒为半查·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斗蟋蟀这一传统民俗活动,以及人们对于这种娱乐方式的热爱与投入。"斗蛬里巷戏,滥觞自斗鸡",开篇即点明了斗蟋蟀活动的起源和普及,从斗鸡发展而来,成为街巷间的一种娱乐。"乃劳好事子,为之谋幽栖",表达了人们为了享受这种乐趣,不惜花费心思去寻找合适的环境或场所。"其嘿足以容,丈人悟息机",则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嘿”(通“嘿”,指蟋蟀的叫声)这一意象,暗示了斗蟋蟀活动中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借“丈人悟息机”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即在忙碌与喧嚣中寻得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娱乐活动的追求和享受,也蕴含了对生活智慧的探讨,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人捧露盘
病红颜,扶红袖,倚红楼。峭风起、吹满帘钩。
垂杨又绿,今年夫婿可封侯。
旧愁未了,划不尽、芳草悠悠。
背花忆,对花恨,为花瘦,替花羞。相思未、轻惹闲兜。
玉窗莺唤,一天幽梦没来由。
除非镜里,有谁见、心上眉头。
寒夜吟
百虫声绝风怒号,重檐翳尽霜月高。
渐老畏寒性爱月,得酒起披故缊袍。
缊袍多年暖著体,中有高堂旧针指。
儿寒犹馀慈母心,新阡远在荒山趾。
念次涕下不能收,仰看星月相西流。
半岭孙登似长啸,侧窗楚老但唲呕。
子复生孙本常事,人生要为太早计。
风树曾无停静时,严宵乘有汛澜泪。
乌鹊巢寒啅坠枝,谁见当春乌哺儿。
从今不敢看寒月,苦忆书灯年幼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