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诗.博浪沙》
《咏史诗.博浪沙》全文
唐 / 胡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报雠(bào chóu)的意思:指报仇雪恨。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公子(gōng zǐ)的意思:公子指的是贵族或富人的儿子,也可以用来形容年轻有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的男子。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鲸吞(jīng tū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势力以强大的力量吞并其他人或势力。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削平(xuē píng)的意思:指将高低不平的地面或物体修整平整。

张良(zhāng liáng)的意思:指聪明才智过人的人。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注释
嬴政:秦始皇。
鲸吞:比喻强大的势力吞并。
六合:指天下,古代认为东西南北中为六合。
秋:代指秋季,象征丰收和结束。
削平:征服、平定。
虏:俘虏,此处指被征服的诸侯。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君主。
山东:崤山以东地区,泛指中原地区。
公子:古代对贵族子弟的尊称。
张良:汉初名臣,曾协助刘邦建立汉朝。
独报雠:独自报仇雪恨。
翻译
秦始皇像鲸鱼一样吞并了六国的秋天,统一了天下,征服了各路诸侯。
崤山以东地区并非没有杰出人物,为何只有张良独自承担复仇的责任?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作品,名为《咏史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情感抒发。

首句“嬴政鲸吞六合秋”中的“嬴政”指的是秦始皇,他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国时期,使得天下归于一统。这里的“鲸吞六合秋”形象地描绘了秦始皇强大的征服力度。

接下来的“削平天下虏诸侯”则进一步表达了秦始皇对各诸侯国进行军事征伐,消灭它们的独立性,使之成为秦朝的一个郡县。这里用“削平”一词,不仅形容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出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决心。

第三句“山东不是无公子”中的“山东”在古代通常指的是今山东省及其周边地区,而“公子”则是对贵族或王室后裔的一种尊称。这句话可能是在提醒读者,历史上山东一带也曾有过显赫一时的公子王孙。

最后,“何事张良独报雠”中的“张良”是西汉初年著名的谋士,他辅佐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击败项羽,最终建立了汉朝。这里提到的“独报雠”,则可能是在说张良在历史中有着不凡的成就,尤其是在帮助刘邦打败项羽,报复秦朝对楚国的压迫。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统一天下、建立新秩序的态度,同时也暗含着对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作用和地位的一种思考。

作者介绍
胡曾

胡曾
朝代:唐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猜你喜欢

偶得吟

集大成人不肯模,却行何异弃金车。

便言天下无难事,岂信人间有丈夫。

天意顺时为善计,人情安处是良图。

天人之际只些子,过此还同隔五湖。

(0)

莫如吟·其三

君臣守以义,父子守以仁。

义失为敌国,仁失为路人。

(0)

闻少华崩

熙宁壬子岁,少华忽然崩。

七社民俱死,九泉神不宁。昔天无骇,旷古未之聆。

燮理阴阳者,如何略不惊。

(0)

观七国吟

当其末路尚纵横,仁义之言固不听。

肯谓破齐存即墨,能胜坑赵尽长平。

清晨见鬼未为怪,白日杀人奚足惊。

加以苏张掉三寸,扼喉其势不俱生。

(0)

自况三首·其三

每恨性昏闻道晚,长惭智短适时难。

人生三万六千日,二万日来身却闲。

(0)

岁暮吟·其二

此情人不知,亦尝叹迟久。

虽则叹迟久,奈何人不受。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