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生(bān shēng)的意思:班级中的同学。
悲笳(bēi jiā)的意思:形容悲伤哀怨的笛声。
悲风(bēi fē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的风声。
边人(biān rén)的意思:指在边境地区生活的人。
不应(bù yīng)的意思:不应指的是不应该,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是不应该发生或存在的。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悍骄(hàn jiāo)的意思:形容人傲慢自大,蛮横不讲理。
健儿(jiàn er)的意思:指身体强壮、有力气的人,也用来称赞勇敢、有才华的人。
见人(jiàn ré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见面,互相交往的情景。
介子(jiè zǐ)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交往。
近来(jìn lái)的意思:最近的一段时间
铙歌(náo gē)的意思:形容喧闹热闹的场面或声音。
入塞(rù sāi)的意思:指进入边塞地区,表示勇往直前,冒险前进。
塞门(sài mén)的意思:指封闭门户,不让人进入。
少壮(shào zhuàng)的意思:年轻时不努力,到老年只能感到悲伤和遗憾。
生介(shēng jiè)的意思:指人生的起伏变化,也可以表示人们的兴衰荣辱。
下边(xià biān)的意思:指在等级、地位、能力等方面低于某人或某事物。
养精(yǎng jīng)的意思:养精是指修养精神,培养内在的力量和智慧。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饮血(yǐn xuè)的意思:指以暴力手段或残忍行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应募(yìng mù)的意思:应募是指主动应聘或报名参加某项工作、任务或活动。
- 鉴赏
这首《朔州行》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对朔州城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悲凉。
首句“朔州城头凝黑云”,以“黑云”象征战争的阴霾,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争。接着,“朔州城下边人魂”一句,直接点明了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将人的情感渲染得极为沉重。
“健儿悍骄好杀戮,少壮战死今无存”两句,通过描述英勇的战士在战场上英勇杀敌,却最终战死沙场的命运,表达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
“悲风南下吹觱篥,马逸饮血太白窟”描绘了战场上的凄凉景象,悲风与觱篥声交织,马匹在血泊中奔腾,形象地展示了战争的惨烈。
“不见铙歌入塞门,但见人骨白崒嵂”则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死亡,没有了胜利的欢庆,只有白骨累累,揭示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
最后,“近来衣冠苦出粟,岂说千朝养精卒。班生介子不应募,愿弄悲笳令归去”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通过对比“衣冠”(指士大夫)与“粟”(粮食),暗示了战争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消耗;而“班生介子不应募”则是借历史人物表达对战争的反感,希望人们能放下武器,回归和平生活。
整体而言,《朔州行》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