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焦吏部造朝·其一》
《送焦吏部造朝·其一》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向来借箸筹帷,今趣魁缠入太微

汉郡奚劳汲生守,洛人喜见范公归。

要持真是公论,莫急同心济事机。

见说九重侧席,细陈长策宵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侧席(cè xí)的意思:指在宴会或会议等场合中,主要宾客旁边的次要位置。

长策(cháng cè)的意思:指长远的计策或谋略。

筹帷(chóu wéi)的意思:筹备宴席或祭祀时所用的帷幕。

公论(gōng lùn)的意思:公开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济事(jì shì)的意思:指能解决问题、帮助别人或处理事务的能力和智慧。

见说(jiàn shuō)的意思:指被人传颂或议论,形容某人的名声或事迹广为人知。

借箸(jiè zhù)的意思:指借用他人的筷子,比喻依赖他人的力量或才能。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明公(míng gōng)的意思:明公指的是公正无私、明察事理的官员或者人士。

事机(shì jī)的意思:指人们处理事务时的机智和敏锐。

太微(tài wēi)的意思:太微,古代天文学中指太阳周围的微小星宿,也用来比喻微小的事物。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宵衣(xiāo yī)的意思:指夜晚穿的衣服,比喻虚有其表,外表光鲜而内在空虚的现象。

真是(zhē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真实性或确实性。

重勤(zhòng qín)的意思:勤奋努力,重视工作

翻译
一直以来,他都在借助策略谋划,如今重任落在他肩,进入朝廷高层
汉郡无需再劳烦汲黯这样的贤臣守卫,洛阳人欣喜范仲淹归来效力
他将以公正无私的态度主持公论,不急于求成,而是同心协力解决事务
听说皇上在深宫中殷切期盼,他将详细陈述长远之计,以慰圣心
注释
向来:一直以来。
筹帷:策划帷幄。
今趣:如今重任。
魁缠:肩负重任。
太微:朝廷高层。
汉郡:汉朝的郡县。
汲生:汲黯,西汉名臣。
洛人:洛阳人。
范公:范仲淹,北宋名臣。
明公论:公正的言论。
济事机:解决事务的关键。
九重:皇宫深处。
勤侧席:殷切期盼。
长策:长远策略。
宵衣:深夜未眠,形容君主勤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送焦吏部造朝(其一)》。诗中充满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惆悵和祝愿。

“向来借箸在筹帷,今趣魁缠入太微。”这里借用了古代星象之说,箸指的是星宿中的箸星,即箕宿,筹帷则是筹伯的别称,代表着朋友之间的情谊。现在箸星与魁星交织在广大的天幕中,形容朋友间情深而又渺茫。

“汉郡奚劳汲生守,洛人喜见范公归。”汉郡指的是汉朝时期的某个郡县,而奚劳、汲生都是古代人物名,这里借用来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而洛人喜见范公归,则是说当地的人们都盼望着能再次见到像范仲淹这样的贤良之士。

“要持真是明公论,莫急同心济事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望和祝愿,希望他能够坚守真理,不急躁行事,要与有共同心志的人一起解决问题。

“见说九重勤侧席,细陈长策慰宵衣。”这里的“九重”指的是皇宫或高官之位,而“侧席”则是指在重要场合中就座。诗人表达了对于朋友能够在重要场合上提出自己的策略和见解,并能安抚他人的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古典的星象和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以及对他们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东归同年三山王簿宾之赵户立父连簿仁父典上

我从京华来,溽暑不可迩。
蓝缕一片衣,邂逅四君子。
自大同工兰,乡井连桑梓。
王君吾兄行,派出铜川氏,一饮吞百盃,一挥拦十纸。
此时銮坡人,非久棲鸾枳。
黄君天庠英,贵名方日起。
三年拜赐师,行雪肴函耻。
后来几英豪,愿作榜下士。
小连真枳,犀玉浮冰峙。
再喜气不衰,收科趾前美。
朋山万青衿,求识心鉴齿。
立父天族英,雅非膏粱比。
青桂近婵娟。
红蕖映青泚。
名驹产天厩,一日当万里。
今夕知夕,德星偶同晷。
明月入觥船,凉飔生剑履。
相逢吴山头,相别闽江觜。
交情托管鲍,同年序许李。
明日怀美人,娟娟隔秋水。
何以慰我思,驰书寄双鲤。

(0)

简同年刁时中俊卿

读君老宵诗,一读三太息。
君方未第时,忧民真恳侧。
直笔诛县官,言言虹贯日。
县官怒共讪,移文加诮斥。
君笑答之书,搞辞如天直。
旁观争吐舌,此士勇无匹。
今君已得官,一饭必念国。
民为国本根,岂不思培植。
其如边事殷,赋役烦且亟。
虎营间二千,鸠工日数百。
硬土烧炽窑,高岗舆巨石。
山骨惨无青,特皮腥带赤。
羸者頳其肩,饥者菜其色。
憔悴动天愁,搬移惊地脉。
吏号鹰隼如,攫拏何顾惜。
交炭不论斤,每十必加一。
量竹不计围,每丈必赢尺。
军则新有营,谁念民无室。
吏则日饱鲜,谁悯民艰食。
州家费不赀,帑藏空储积。
间有小人儒,旁献生财策。
大帅令龚黄,岂愿闻此画。
夏潦苦不多,秋旱势如炙。
愿君在莒心,端不渝畴昔。
蔡人即吾人,一视孰反瘠。
筑事宜少宽,纾徐竢农隙。
至如浮屠宫,底用吾儒力。
彼役犹有名,何名尸此役。
君言虽怂惥,帅意竟缩瑟。
同年义弟兄,王事同休戚。
相辨色如争,相与情似暱。
余言似太戆,有君前日部。
责人斯无难,亦合受人责。
我既规君过,君盍砭我失。

(0)

谢说尹惠酒馔

逐客次江干,复此风雨夜。
元戎念寂寥,更仆相慰藉。
醽醁实珍肴,宠光生邸舍。
妻孥共感慼,道路或猜讶。
谓此偃蹇踪,横被弯弓射。
彼哉簧正巧,或者石犹下。
同志欲过从,避党辄惊怕。
曾谓十连尊,理烦无顷暇。
惠顾及无聊,多言莫为谢。
平生仗信义,正色叱奸诈。
此样不入时,致入人话靶。
明时方献文,安得有谤骂。
独以殿庐中,语言少假借。
遂犯螳螂怒,间坐鸱号哧。
先期入帘幕,坐是罗罟护。
公施不报恩,高义等嵩华。
一言挟纩温,所嗜非酒炙。
天日方清明,罪过宜宥赦。
白璧可洗瑕,烦公叩造化。

(0)

题洪和观静斋

蛮触当战冲,蚌鹜据争境。
相持无了期,复命终归静。
人事告纷拿,世态异炎冷。
远抱异俗观,照以清明景。
余生涉畏途,所至虞机机罕。
求富耻执鞭,图名成画饼。
道侣得洪师,唤我梦中醒。
师如辟尘犀,视观最清警。
葆粹息天倪,运斤优匠吨。
结茅规数椽,讨胜事幽屏。
楹槛疏以明,规抚肃而整。
书永篆飞烟,风来幡弄影,开卷课黄庭,煮茶汲清井。
以静名其轩,会处心自省。
吾庐杂尘嚣,相望限一岭。
烦师缩地脉,得我便造请。
别来火云张,今见霜宇净。
寄诗当梅花,一笑师当领。

(0)

灵白湖归憩林氏坟庵僧出能诵予旧诗设茗碗蒲

霜风袭客裘,朝日晒农背。
谁遗役此躯,隐痛在五内。
宿草渐重生,跼蹐处覆载。
扶衰策瘦筇,乞灵问龟蔡。
往来缠信宿,屏息过阛闠。
夙驾三十里,仆夫已告惫。
小庵阚道旁,丈室藏法界。
叩扉僧出迎,面熟不猜怪。
白发久不梳,爬痒得痛快。
荷设茗碗供,仍有蒲食配。
去此已五霜,重来发孤慨。
一饱犹可谋,三斧已逮。
退藏心甚甘,世故肯相贷。
博陵隐君子,堂萱春未艾。
悠悠我之思,此日君当爱。

(0)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

一念稍分明,天壤异仙凡,诸相等归妄,天真要无庞。
凡特非我有,秋毫不可贪。
只此为上乘,其诸总虚谈。
无字经可阅,无言禅可参。
白云过前山,明月映空潭。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