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音岩》
《观音岩》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大士岩龛擘玉莲杨枝数点江烟

明垂石乳奔空下,暗引云梯入户连。

夜半鸟归双翮壮,六时龙护一珠悬。

每逢过此霜频重,绿鬓虚侵又一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士(dà shì)的意思:指有大德行、大智慧、大胆识的人。

江烟(jiāng yān)的意思:指江河上升起的水烟,形容景色优美、宜人。

六时(liù shí)的意思:指时间的六个时刻,即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和晚上。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入户(rù hù)的意思:进入家门;进入别人的住所。

时龙(shí lóng)的意思:指人才出现的时机,也指时运的好坏。

石乳(shí rǔ)的意思:指石头上的乳状物,比喻虚假的东西。

数点(shǔ diǎn)的意思:计算、数数

杨枝(yáng zhī)的意思:指春天柳树枝发芽的时候。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玉莲(yù liá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云梯(yún tī)的意思:云梯是指用于攀登高山或者陡峭悬崖的梯子。在引申意义上,云梯也指的是解决困难或者突破障碍的方法或手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观音岩的壮丽景象与神秘氛围。首句“大士岩龛擘玉莲”,以“大士”指称观音,岩龛中仿佛裂开了一朵玉莲,既形象地描绘了观音岩的自然景观,也隐喻了观音的神圣与超凡脱俗。次句“杨枝数点走江烟”,通过“杨枝”这一细节,生动展现了观音岩周围江面烟雾缭绕的景象,仿佛观音的法力在空气中流转。

接着,“明垂石乳奔空下,暗引云梯入户连”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观音岩的神奇与壮观。石乳如瀑布般从岩壁垂下,直冲云霄;而云梯则似乎与岩洞相连,隐秘而神秘。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寓含了佛教中关于修行与悟道的意象。

“夜半鸟归双翮壮,六时龙护一珠悬”则将时间与自然现象结合,夜晚时分,鸟儿归巢,翅膀显得更加有力,象征着生命的回归与力量的积蓄;而六时(即佛教中的六时吉祥)之时,龙守护着一颗明珠,既体现了佛教中的护法神龙,也寓意着智慧与光明的守护。

最后,“每逢过此霜频重,绿鬓虚侵又一年”表达了诗人对观音岩的频繁造访与深深眷恋。每到此处,霜重霜轻,岁月流逝,诗人感叹时光易逝,但对观音岩的敬仰与喜爱却始终如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观音岩的自然之美与精神之深邃,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信仰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夜深至宁奄见壁间端礼昆仲倡和明日次其韵

杉松庑门森老苍,佛屋深夜幡花香。
借床健倒怳何处,梦随潜鲒的夜榔。
咿哑禽语晓光净,蟋蟀草鸣朝雨凉。
哦诗出门怀二妙,春涨绕山湖水黄。

(0)

著作李季间得阆守去国以书道别追寄四韵

不将尘土望清华,珍重高情久更加。
肯把书来话心曲,又从今去各天涯。
一麾可是君恩薄,百丈休怜江路赊。
归见故人应一笑,为传消息报梅花。

(0)

巴东秋风亭怀寇公

袖手穷山一少年,何曾有楚到澶渊。
英雄正自无人识,盖世功名却偶然。

(0)

和共父游青羊宫二首

野兴偶所惬,胜游聊一寻。
双台隐空曲,万竹护清空。
岚翠明巾屡,风香度笑吟。
端能重载酒,尽日听鸣琴。

(0)

简叔自临安之官鄂渚专书问讯多寄近作以诗谢

与君异姓似诸昆,文采风流帝子孙。
珍重征途犹问讯,殷勤诗卷遣重论。
光寒牛斗韬龙剑,兴逸江湖著瓠樽。
混混人间谁虎鼠,冥冥物外独鹏鲲。
间中日月无追恨,圣处工夫岂浪言。
万里此心长对面,莫寻别赋苦消魂。

(0)

寄通州徐居厚使君

久已安时论,狂因叹史才。
及知前辈少,谁说过江来。
日月间难得,星霜老易催。
阳秋百年事,作意莫迟回。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