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秋 夕 远 怀 唐 /元 稹 旦 夕 天 气 爽 ,风 飘 叶 渐 轻 。星 繁 河 汉 白 ,露 逼 衾 枕 清 。丹 鸟 月 中 灭 ,莎 鸡 床 下 鸣 。悠 悠 此 怀 抱 ,况 复 多 远 情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旦夕(dàn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情的发展迅速或情况的变化突然。
丹鸟(dān niǎo)的意思:指美丽的鸟类,也用来形容容貌美丽的人。
河汉(hé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距离。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衾枕(qīn zhěn)的意思:指夫妻共枕同寝,表示夫妻恩爱和睦。
莎鸡(shā jī)的意思:形容事物粗糙、简陋,不合格或质量差。
天气(tiān qì)的意思:预测未来天气的报告
星繁(xīng fán)的意思:指星星繁多,形容星光闪烁,数量众多。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远情(yuǎn qíng)的意思:远离的感情。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 注释
- 旦夕:清晨傍晚。
天气爽:天气凉爽。
风飘:微风吹过。
叶渐轻:树叶因干燥而变轻。
星繁:星空繁密。
河汉:银河。
白:泛着白光。
露逼:露水使得。
衾枕清:被褥枕头清凉。
丹鸟:红鸟,可能指传说中的鸟或泛指鸟。
月中灭:在月轮中隐没或消失。
莎鸡:一种虫,俗称纺织娘。
床下鸣:在床下叫。
悠悠:悠长、深远。
怀抱:心怀、情思。
况复:更何况。
多远情:许多远方的思绪或情感。
- 翻译
- 清晨傍晚天气凉爽,微风吹过叶片渐渐轻盈。
星空繁密银河泛着白光,露水使得被褥枕头更显清凉。
红鸟在月轮中隐没不见,莎鸡在床下发出鸣叫。
心中充满这般悠长的情思,更何况还有许多远方的思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的远方怀念之情。首句“旦夕天气爽”与次句“风飘叶渐轻”共同营造出一个凉爽而又略带哀艳的秋夜氛围。第三句“星繁河汉白”则是对夜空的描绘,河汉即银河,这里用“白”字形容其明亮与壮丽。紧接着的“露逼衾枕清”更增添了一份秋夜的凉意和清新感。
诗人随后将视线转向室内,写到“丹鸟月中灭”,这里的“丹鸟”通常指的是鸿鹄,即天鹅,或许在这寂静的夜晚,诗人听到了窗外它的叫声,而那声音似乎与明亮的月光交织在一起。下一句“莎鸡床下鸣”则是室内之声,“莎鸡”即蟋蟀,它们在床下发出的细微鸣声,为夜晚增添了一份生动感。
最后两句“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这里的“悠悠”形容心绪的长久与绵密,而“此怀抱”则是指诗人目前所处的情境和心情。末句中的“况复多远情”,不仅强调了思念之情的深切,更暗示了这份情感因为空间距离而愈发加深。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物的精细描写,勾勒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浓郁的情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无限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絜斋世丈以西园述怀集苏六十韵诗见示,为赋五古四章·其一
群山走沧海,南戒开越门。
峨峨观察使,坐镇潮梅循。
驻节古揭阳,一官清而尊。
南辖极罗浮,坡仙屐齿存。
谁携洞天石,磊砢开西园。
园中何所有,花木环当轩。
自官传舍视,榛莽日翳昏。
文明变草昧,公复开其屯。
异石扶使立,奇花植令蕃。
春风与夏雨,草木初承恩。
岂惟逮草木,民庶咸欣欣。
阴阳气互伏,节候交寒温。
晓视花上露,已作秋霜痕。
登高望远海,濛濛遮朝暾。
青山何苍茫,一发连中原。
秋心正伊郁,安能寂无言?
自持千古心,远与坡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