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嗔痴·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恶业(è yè)的意思:指不正当的行业或恶劣的职业
六贼(liù zéi)的意思:指六种不良行为或品质,分别为盗贼、妓女、贪官、邪教、凶手和奸商。
披却(pī què)的意思:形容人的衣袖或衣襟松散不整齐。
身心(shēn xīn)的意思:指言行一致,身体和心灵都积极地付诸实践。
生皮(shēng pí)的意思:指身体被打得皮开肉绽的状况,形容受到严厉的体罚或殴打。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心所(xīn suǒ)的意思:指某人内心所愿、所想、所思的地方。
畜生(chù shēng)的意思:指畜牲,泛指动物。也用来形容人行为恶劣,品德败坏。
愚迷(yú mí)的意思:愚昧迷惑,不明事理
自身(zì shēn)的意思:指自己的身体、自己本身。
- 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揭示了贪嗔痴三毒对人心的侵蚀与影响。"不须痴"开篇即点明主题,强调了对痴念的摒弃。"痴被无明六贼欺"形象地描绘了无知与迷惑如何使人陷入困境,仿佛被邪恶的力量所操控。"恶业自身心所造"揭示了罪行并非外力强加,而是源于内心的欲望与执念。"愚迷披却畜生皮"则以生动的比喻,警示人们若不觉悟,将如同无知的动物一般,沉沦于低劣的状态中无法自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深刻地反映了佛教中对贪嗔痴三毒的批判与警醒,鼓励人们觉醒自我,摆脱心灵的束缚与污染,追求精神的纯净与自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