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织成双禽》
《题织成双禽》全文
元 / 耶律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组工得许近天真,一段幽芳瑞云

应是深闺孤恨切,双禽托意回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回文(huí wén)的意思:回文是指正着念和倒着念都一样的词语或句子。

近天(jìn tiān)的意思:指接近天空或极高的地方。

瑞云(ruì yún)的意思:指好运降临,预示着吉祥如意。

深闺(shēn guī)的意思:指女子长期闭门不出、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状态。

天真(tiān zhēn)的意思:形容人心地纯洁,不加掩饰,不存心机。

托意(tuō yì)的意思:借助他人的意愿或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一段(yī duàn)的意思:指一段时间、一段经历或一段故事。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幽芳(yōu fāng)的意思:指花草在幽静的环境中散发出的香气。也比喻文采、才情等在幽静的环境中得以充分展现。

鉴赏

这首元代耶律铸的《题织成双禽》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富有深意的画面。首句“组工得许近天真”,赞美了织女般的巧手技艺,仿佛能展现出自然的纯真之美。"幽芳照瑞云"进一步形容织物上的图案如仙云般祥瑞,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后两句“应是深闺孤恨切,双禽托意学回文”则转向了情感层面的解读。诗人认为,这双禽鸟图案似乎寄托着闺中女子深深的孤独和哀怨,她们通过巧妙的回文设计,如同在诉说心事,暗示着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生活的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织物为载体,既赞美了工艺之美,又寓言了人物的情感世界,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细腻与寓意深远的特点。

作者介绍

耶律铸
朝代:元

耶律铸(1221—1285年),字成仲, 元初大臣。耶律楚材子,其母为汉人苏氏。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他任中书省事,上疏历代德政合于时宜者八十一章。1258年,随蒙哥伐蜀。次年蒙哥死于军中,他护送蒙哥灵柩到和林,时遇汗位争夺战,选择站在忽必烈一边。1261年(世祖中统二年)为中书省左丞相。1264年(世祖至元元年)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后去山东任职,应诏监修国史,并多次出任中书左丞相。1283年(世祖至元二十年)因罪免职。著有《双溪醉隐集》。
猜你喜欢

龊龊

龊龊当世士,所忧在饥寒。

但见贱者悲,不闻贵者叹。

大贤事业异,远抱非俗观。

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

妖姬坐左右,柔指发哀弹。

酒肴虽日陈,感激宁为欢。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乾。

河堤决东郡,老弱随惊湍。

天意固有属,谁能诘其端。

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

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

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

(0)

病鸱

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

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

群童叫相召,瓦砾争先之。

计校生平事,杀却理亦宜。

夺攘不愧耻,饱满盘天嬉。

晴日占光景,高风恣追随。

遂凌鸾凤群,肯顾鸿鹄卑。

今者命运穷,遭逢巧丸儿。

中汝要害处,汝能不得施。

于吾乃何有,不忍乘其危。

丐汝将死命,浴以清水池。

朝餐辍鱼肉,暝宿防狐狸。

自知无以致,蒙德久犹疑。

饱入深竹丛,饥来傍阶基。

亮无责报心,固以听所为。

昨日有气力,飞跳弄藩篱。

今晨忽径去,曾不报我知。

侥倖非汝福,天衢汝休窥。

京城事弹射,竖子不易欺。

勿讳泥坑辱,泥坑乃良规。

(0)

招杨之罘

柏生两石间,万岁终不大。

野马不识人,难以驾车盖。

柏移就平地,马羁入厩中。

马思自由悲,柏有伤根容。

伤根柏不死,千丈日以至。

马悲罢还乐,振迅矜鞍辔。

之罘南山来,文字得我惊。

馆置使读书,日有求归声。

我令之罘归,失得柏与马。

之罘别我去,计出柏马下。

我自之罘归,入门思而悲。

之罘别我去,能不思我为。

洒埽县中居,引水经竹间。

嚣哗所不及,何异山中闲。

前陈百家书,食有肉与鱼。

先王遗文章,缀缉实在余。

礼称独学陋,易贵不远复。

作诗招之罘,晨夕抱饥渴。

(0)

李员外寄纸笔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

兔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0)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其三

追攀万国来,警卫百神陪。

画翣登秋殿,容衣入夜台。

云随仙驭远,风助圣情哀。

只有朝陵日,妆奁一暂开。

(0)

出塞

瘦马羸童行背秦,暮鸦撩乱入残云。

北风吹起寒营角,直至榆关人尽闻。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