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熙本明二首·其一》
《寄熙本明二首·其一》全文
元 / 倪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在山无事入城中,每问归樵得信通。

松室夜灯禅影瘦,石潭秋水心空

幽扉独掩林间雨,疏磬遥传谷口风。

几度行吟相觅乱流深涧西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谷口(gǔ kǒu)的意思:指山谷的出口或河流的入口。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到临界点或关键时刻。

口风(kǒu fēng)的意思:表示言辞或消息的传递方式或方式。

乱流(luàn liú)的意思:形容混乱不稳定的局势或状况。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深涧(shēn jiàn)的意思:形容深不可测的峡谷或深渊。

石潭(shí tán)的意思:指人的心境如同平静的石潭一般,没有波澜,不受外界影响。

水道(shuǐ dào)的意思:指水流的通道或航道,也可指水利工程。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西东(xī dōng)的意思:形容东西分散或离散,没有秩序或规律。

相觅(xiāng mì)的意思:相互寻觅,互相寻找。

心空(xīn kōng)的意思:指心灵空虚、缺乏思想内容或精神寄托。

行吟(xíng yín)的意思:指背诵或吟诵诗文时行走徘徊的样子。

遥传(yáo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或消息远距离传递,传播到遥远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倪瓒所作的《寄熙本明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与外界保持联系的生活状态。首句“在山无事入城中”,展现了诗人闲适的隐逸生活,偶尔进城探访朋友,通过樵夫传递消息。接下来的“松室夜灯禅影瘦,石潭秋水道心空”两句,通过描绘松林中的禅房和寂静的石潭,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道的追求。夜晚的禅影瘦长,秋水空明,都寓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的禅意。

“幽扉独掩林间雨,疏磬遥传谷口风”进一步刻画了山中环境的清幽,诗人独自掩门,聆听远处山谷传来的稀疏木鱼声,增添了静谧的氛围。最后两句“几度行吟欲相觅,乱流深涧隔西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熙本明的深深思念,尽管山水阻隔,但诗人仍渴望能与之相见,行吟寻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画面,展现了其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具有浓厚的隐逸诗风。

作者介绍
倪瓒

倪瓒
朝代:元   字:泰宇   号:云林子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301~1374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
猜你喜欢

归来

诗就儿能和,杯干孙又斟。

新归聊慰意,俗事不关心。

冻冰鱼知乐,寒窗鸟弄音。

浑忘岁已暮,明岁但如今。

(0)

见樵者作

苍绿满山碛,乱红飞野烟。

丁丁弄山斧,触手香于荃。

荷锸带月归,老鹿洞口眠。

携壶跨鹿去,飘若山中仙。

(0)

东林废院诗追和忠宪公韵·其二

年来无梦到长安,肯羡吴侬作热官。

寂寂草堂深闭后,一编哀草注初完。

(0)

和凤山宗伯留都寄扇韵

笑谈常把肺肝倾,去就何心较重轻。

花竹园林春未老,云霞楼阁眼还明。

回瞻北阙恩难报,稳卧东山梦不惊。

自分疏慵当弃置,却怜天上故人情。

(0)

迎仙楼偶兴

楼头坐卧对青山,每欲乘飙一往还。

笔兴来时云影动,山容山意总相关。

(0)

任丘道中寓目

万山秋色送行鞯,高树云生欲暮天。

可是河头渔艇出,鹭鸶惊起水西田。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