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衣欲湿皆岚翠,度水尤清是桂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房(chán fáng)的意思:指修行禅宗的地方,也可比喻清静幽雅的居所。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鼓谈(gǔ tán)的意思:指人们相互交流讨论时,言辞激烈,争辩不休,声势浩大。
怪石(guài shí)的意思:指形状奇特、异常的石头。
岚翠(lán cuì)的意思:形容山色或水色美丽而多彩。
谈经(tán jīng)的意思:指谈论经书、经典或学问的事情。
相羊(xiāng yáng)的意思:相互借助,互相依靠
一章(yī zhāng)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篇幅很长。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镇日(zhè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支公(zhī gōng)的意思:指出使人明白事理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宿于剑潭寺时所见之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首联“怪石澄潭绕径长,登临镇日任相羊”,开篇即以“怪石”、“澄潭”、“长径”、“镇日”等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诗人漫步其间,随心所欲,享受着这份宁静与自由。
颔联“著衣欲湿皆岚翠,度水尤清是桂香”,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新与雅致。无论是衣物沾染上山间的雾气,还是渡过溪流时感受到的桂花香气,都充满了生机与诗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与美好。
颈联“松引岩云环客榻,竹招山月下禅房”,则将视线转向了更为幽深之处。松树与岩石间缭绕的云雾,以及竹林与山月下的禅房,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这里不仅有自然景观的美,更有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尾联“停琴品罢支公茗,又鼓谈经廿一章”,收束全诗,展现了诗人在此地的闲适生活。他停下手中的琴,品尝着支公茗,随后又开始了对佛经的深入探讨。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也暗示了剑潭寺作为佛教圣地的深厚文化底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在静谧环境中寻求心灵平静的渴望。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与自我反思的过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沈文伯
沈公顶踵皆诗书,如大国楚吞江湖。
平生琼瑰三万斛,化作木铁来侵肤。
霜台柏叶夜惊耳,大庾梅香春染裾。
世间万法等一观,宁知忧患非欢娱。
三贤堂上一杯酒,风流未减承明庐。
两星荧煌耀南海,化州老沈儋州苏。
知公久闲谈笑口,忍啄三尺不敢吁。
孟公故是大度士,岂受谫谫繁文拘。
一朝青天返白日,冰山转眼成空虚。
秋鹰下鞲马脱辔,逸气凛凛横天衢。
蛮烟不折壮士节,诗卷已作牛腰粗。
贝宫瑶胎贯月魄,仙掌露华沈玉壶。
酒酣妙语一咀嚼,舌根沆瀣如醍醐。
归来清梦渺江海,波涛一叶凌菰蒲。
十年故纸倦翻覆,见此喜气生眉须。
何当杖履奉君子,看公快扫青松腴。
《赠沈文伯》【宋·王质】沈公顶踵皆诗书,如大国楚吞江湖。平生琼瑰三万斛,化作木铁来侵肤。霜台柏叶夜惊耳,大庾梅香春染裾。世间万法等一观,宁知忧患非欢娱。三贤堂上一杯酒,风流未减承明庐。两星荧煌耀南海,化州老沈儋州苏。知公久闲谈笑口,忍啄三尺不敢吁。孟公故是大度士,岂受谫谫繁文拘。一朝青天返白日,冰山转眼成空虚。秋鹰下鞲马脱辔,逸气凛凛横天衢。蛮烟不折壮士节,诗卷已作牛腰粗。贝宫瑶胎贯月魄,仙掌露华沈玉壶。酒酣妙语一咀嚼,舌根沆瀣如醍醐。归来清梦渺江海,波涛一叶凌菰蒲。十年故纸倦翻覆,见此喜气生眉须。何当杖履奉君子,看公快扫青松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8967c6ef946c408575.html
寄史伯强
一日抵三岁,子行踰十旬。
昔如宫应商,今若参与辰。
力挽殊未来,叹息寒江滨。
附书双鲤鱼,沧波正奫沦。
平生金石交,如子不数人。
饱更松桂秋,不羡桃李春。
向来相期处,可但髯绝伦。
一朝忽去眼,那能不酸辛。
悠悠世网中,双鬓各已新。
岂无耦耕约,奈此离别频。
富贵朝露耳,莫负头上巾。
归来建德国,与子同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