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京杂咏十首·其三》
《上京杂咏十首·其三》全文
元 / 袁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天阙无里,城低纳远山

白榆雁塞青草补龙湾。

市簇家家近,官清日日閒。

重游深问俗,渐恨鬓毛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榆(bái yú)的意思:指人死后的尸体。比喻人的生命已经消逝。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青草(qīng cǎo)的意思:指年轻人或者未经世事的人。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天阙(tiān què)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也泛指天子的居所。

问俗(wèn sú)的意思:了解民俗风情,探究世间百态。

无里(wú lǐ)的意思:形容内外空无一物。

虚无(xū wú)的意思: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空虚状态。

雁塞(yàn sāi)的意思:形容道路狭窄,像雁嘴一样狭窄。

远山(yuǎn shān)的意思:远离自己所在的地方,到更远的地方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上京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市的风貌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首句“天阙虚无里,城低纳远山”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天际与城市相接,远山仿佛融入了虚无之中,展现出一种空灵之美。接着,“白榆迷雁塞,青草补龙湾”两句,通过白榆树和青草地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雁塞”和“龙湾”的隐喻,暗示了历史的痕迹与自然的壮丽。

“市簇家家近,官清日日閒”则转向对城市生活的描写,市井繁华,邻里之间关系紧密,官府清明,百姓生活悠闲自得,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最后,“重游深问俗,渐恨鬓毛斑”表达了诗人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入探索与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不禁感叹于自己的年华已逝,蕴含着淡淡的忧伤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上京的自然景观和社会风貌,还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袁桷
朝代:元   字:伯长   号:清容居士   籍贯:庆元路鄞县   生辰:1266—1327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猜你喜欢

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

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

险极山通蜀,平多地入秦。

营营名利者,来往岂辞频。

(0)

秋日登山

逐胜不怯寒,秋山闲独登。

依稀小径通,深处逢来僧。

侧石拥寒溜,欹松悬古藤。

明书问知友,兴咏将谁能。

(0)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

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

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

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

万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

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

(0)

同崔傅答贤弟

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

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

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

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

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纻。

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墅。

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

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0)

三月三日勤政楼侍宴应制

綵仗连宵合,琼楼拂曙通。

年光三月里,宫殿百花中。

不数秦王日,谁将洛水同。

酒筵嫌落絮,舞袖怯春风。

天保无为德,人欢不战功。

仍临九衢宴,更达四门聪。

(0)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

横吹杂繁笳,边风捲塞沙。

还闻田司马,更逐李轻车。

蒲类成秦地,莎车属汉家。

当令犬戎国,朝聘学昆邪。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