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居城市,以耳求听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耳根(ěr gēn)的意思:指人的思想基础、根本立场。
涓涓(juān juān)的意思:形容水流细小、连续。
泠然(l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冷静自若的样子。
实境(shí jìng)的意思:
古典诗歌理论术语。真切实在的境界。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或细写风物都可谓之实境。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实境》:“实境: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寧近无远,寧朴无虚,有分格,有来委,有实境,一涉议论,便是鬼道。”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其(指 文徵明 )文恬寂整飭,诗亦从实境中出,特调稍纤弱。”
所谓(suǒ wèi)的意思:所谓指的是所说的、所称的,用于表示对某一事物的称谓或描述。
天渊(tiān yuān)的意思:形容两者之间的差距极大或对比悬殊。
无听(wú tīng)的意思:指没有听到或没有听懂。
希声(xī shēng)的意思:希望听到消息或声音。
心远(xīn yuǎn)的意思:心灵宽广,胸怀远大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远地(yuǎn dì)的意思:指远离自己的家乡或故乡。
在心(zài xīn)的意思:指深深记在心中,无法忘记或摆脱的事物或感情。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 鉴赏
这首诗名为《听泉》,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诗人通过描绘城市居民对山泉之音的追求,表达了对心灵宁静与远离尘嚣的向往。首句“若人居城市,以耳求听泉”揭示了人们在喧嚣都市中渴望自然之声的现象。接着,“泉不在城中,山中乃涓涓”暗示了真正的美和宁静往往在人迹罕至之处。
诗人强调,即使日夜倾听,若非真正领悟其意,泉声与心境仍有天壤之别。“若以实境求,此泉隔天渊”进一步阐述了这一点。最后,诗人点明关键:“要知泉在心,心远地则偏”,泉水其实存在于内心,只有心灵远离尘嚣,才能感受到那份清冷而深远的静谧。
结尾处,“所谓希声者,无听亦泠然”呼应开头,指出真正的“无声”之美,即心灵的寂静,即使不刻意去听,也能感受到那份清凉自在。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沈周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