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ūn
xiānqín / shījīng

jūnzhīzhìzāi

shízhīyángniúxiàlái

jūnzhī

jūnyuèyǒuhuó[1]?

jiézhīyángniúxiàkuò

jūngǒ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日(bù rì)的意思:不久之后,不远的将来

何勿(hé wù)的意思:不要,不必

鸡栖(jī qī)的意思:比喻依附在别人身上,没有自己的主见和能力。

饥渴(jī kě)的意思:形容渴望、迫切希望得到某种东西。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牛下(niú xià)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厉害、强大。

下来(xià lái)的意思:从高处或远处移动到低处或近处。

于役(yú yì)的意思:指被征募或被征召去从军或服役。

如之何(rú zhī hé)的意思:如何,怎么样

不日不月(bù rì bù yuè)的意思:不久,不远的日子或月份

注释
于:往。
役:服劳役。
于役,到外面服役。
期:指服役的期限。
曷:何时。
至:归家。
埘:鸡舍。
墙壁上挖洞做成。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如之:犹说“对此”。
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有佸:相会,来到。
桀:鸡栖木。
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括:来到。
音、义同“佸”。
苟:诚,犹如实。
注释2

役: 服劳役。

曷: 何时。至:归家。

埘时: 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

如之何勿思: 如何不思。

不日不月: 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有佸又活: 相会,来到。

翻译
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已经进了窝,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山坡。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
丈夫服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纷纷上了架,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丈夫服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
译文

君子远出服役,不知它的限期。何时才能归里?鸡儿回窠栖止,日头垂挂天西,牛羊下山歇息。君子远出服役,如何能不相思?君子远出服役,不知日月程期。何时才能重聚?鸡儿回栏栖止,日头垂挂天西,牛羊缓缓归至。君子远出服役,该是没捱渴饥?

赏析

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稍可注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如果只是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确定的,反而不是这样烦人。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这里的笔触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不像后代的文人辞章总是想刻画得深入、警醒,恐怕读者不注意。然而这画面却很感动人,因为它是有情绪的。读者好像能看到那凝视着鸡儿、牛儿、羊儿,凝视着村落外蜿蜒沿伸、通向远方的道路的妇人,是她在感动读者。这之后再接上“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读者分明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浓重了许多。倘试把中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三句抽掉,将最后两句直接接继在“曷至哉”之后,感觉会完全不同。这里有抒情表达的节奏问题——节奏太快,没有起伏,抒情效果出不来;同时,这画面本身有其特别的情味。

熟悉农村生活的人经常看到这样的晚景。农作的日子是辛劳的,但到了黄昏来临之际,一切即归于平和、安谧和恬美。牛羊家禽回到圈栏,炊烟袅袅地升起,灯火温暖地跳动起来,农人和他的妻儿们聊着闲散的话题。黄昏,在大地上出现白天未有的温顺,农人以生命珍爱着的东西向他们身边归聚,这便是古老的农耕社会中最平常也是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时刻。可是在这诗里,那位妻子的丈夫却犹在远方,她的生活的缺损在这一刻也就显得最为强烈了,所以她如此怅惘地期待着。

这诗的两章几乎完全是重复的,这是歌谣最常用的手段——以重叠的章句来推进抒情的感动。但第二章的末句也是全诗的末句,却是完全变化了的。它把妻子的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样善良和深挚。

这是古老的歌谣,它以不加修饰的语言直接地触动了人心中最易感的地方。它的天然之妙,在后世已是难以重复的了。

鉴赏

这首出自《诗经》的古诗,通过描绘一位君子的远行和劳役之苦,以及他对归期的无限期待和内心的孤独感慨,展现了古人对于归乡之情的深厚与复杂的情感世界。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这几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期的渴望和不确定性,通过反问的方式增强了语气中的忧虑和期待。接下来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则是对一天劳作结束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劳动的艰辛。

再次重复“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强调了君子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不日不月,曷其有佸”则是对远行期间时光漫长的感慨。最后,“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和“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两句,虽然表面上是在描写自然景象和生活状况,但其实是诗人内心对于归乡的强烈愿望和对未来生活的简单期许。

整首诗通过反复的结构和节奏,把读者带入到一个既有期待又有无奈的氛围中,展现了古代劳役人民对于家园的深切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渴望。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大风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0)

窗门

窗内我尝吟,几句莺歌聊畅意;

岭头花欲笑,一番春雨怕哄堂。

(0)

对联

石砚无妨留宿墨;瓦瓶随意插新花。

(0)

挽王汝为联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至中途魂断潇湘,试问他楚尾吴头,君才有几?

焚三炷香,奠三巡酒,把双泪哭干瀛海,可叹着燕南赵北,吾学其孤。

(0)

赠孙女联

古琴百衲弹清散;名帖双钩拓硬黄。

(0)

门联

绝夤缘奔竞阶,务专求实学;

杜浮言夸张习,要不采虚声。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