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发冢(fà zhǒng)的意思:指人们追求名利时,不择手段,不顾一切。
防闲(fáng xián)的意思:指避免懒散,防止懒惰。
华胥(huá xū)的意思:指古代神话中的一个仙境,也用来形容美好而遥远的地方。
浑成(hún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的形状、样貌或状态非常完整、完美,没有任何瑕疵或缺陷。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捋虎(luō hǔ)的意思:指摸摸老虎的头,表示对危险事物不加防范或对危险事物探索得当。
樵服(qiáo fú)的意思:指樵夫的服装,比喻贫苦、朴素的衣着。
全躯(quán qū)的意思:指全身,整个身体。
深衣(shēn yī)的意思:指长袍或衣裳,也可指衣袍的颜色深。
他时(tā shí)的意思:指将来某个时候,将来的时候。
天大(tiān dà)的意思:非常重大,极其重要。
行山(xíng shān)的意思:指徒步旅行、徒步远行。
珠襦(zhū rú)的意思:珠襦是指嵌在衣物上的珍珠和丝绸花边,比喻华丽而珍贵的衣饰或装饰品。
拄颐(zhǔ yí)的意思:用手拄着下巴,表示思考或沉思。
捋虎须(lǚ hǔ xū)的意思:指对强敌或权势者进行顶撞或挑战。
批龙鳞(pī 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批评时揭露问题的真相或指出错误。
太行山(tài háng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太行山脉,也可以用来比喻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恶的环境。
- 翻译
- 他曾触犯龙颜,胆敢捋虎须,皇上的恩典极大,让他保全了性命。
进入那如梦似幻的华胥国,连太行山都能移动,显得多么愚蠢。
没有宝剑支撑下巴,只穿农夫的衣服,有被子盖头比珠宝袍子更珍贵。
将来只需身着深衣离去,无需担心那些挖坟盗墓的儒生。
- 注释
- 批:批阅,指触犯龙颜。
龙鳞:比喻皇帝的威严。
虎须:比喻权势或危险。
华胥国:传说中的理想国度,象征梦境。
浑成梦:完全沉浸在梦境中。
移太行山:夸张的说法,形容力量巨大。
樵服:农夫的衣服,表示简朴生活。
珠襦:用珠子装饰的贵重衣服。
深衣:古代的一种长袍,象征隐士或高洁之士。
发冢儒:挖坟盗墓的儒生,讽刺那些不择手段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戏题山庵二首·其一》。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享受山林生活的心境。
"曾批龙鳞捋虎须,君恩天大偶全躯。"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龙和虎,用“君恩”暗指自然赋予的恩惠,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
"入华胥国浑成梦,移太行山得许愚。"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境界。“华胥国”原本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达到的精神状态,而“移太行山得许愚”则表明诗人通过移居山林,获得了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
"无剑拄颐但樵服,有衾覆首胜珠襦。"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他不需要武力(“无剑”),只需简单的衣着(“樵服”)就能过得自在,而且即便是简陋的被子(“有衾覆首”)也胜过华丽的珠饰。
"他时只著深衣去,不必防闲发冢儒。"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安排。他希望自己将来能穿着简单的衣服,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需要担心世俗的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清净、高远情操的意境,以及他对于超越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