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聆文靖曾游后,欲问蔷薇几度开。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家客(jiā kè)的意思:指家庭内外的客人,也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江路(jiāng lù)的意思:指江河的航道,也比喻人生道路。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经由(jīng yóu)的意思:通过某种途径或手段到达目的地。
蔷薇(qiáng wēi)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而短暂,也可指代美丽的事物。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推案(tuī àn)的意思:指推动案件的办理或推动事情的进展。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云轩(yún xuān)的意思:指高楼大厦、高耸的建筑物。
暂时(zàn shí)的意思:暂时表示时间短暂,暂时的。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熹在游览会稽东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江路经由数十回”,以“数十回”强调了诗人多次经过这条江路,但未曾有机会深入探索,表达了对这次游览的期待和兴奋。接着,“无因到此为潮催”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融合,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未能亲临其境的遗憾。
“尝聆文靖曾游后,欲问蔷薇几度开。”这两句通过引用前人(文靖)的游历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足迹的追寻,以及对蔷薇花开花落的季节更替的感慨,体现了对自然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今日掣身推案去,暂时秉烛入山来。”诗人以“今日”与“暂时”强调了这次游览的特殊性和短暂性,同时也透露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对当前生活的反思。“掣身推案”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决定离开日常事务,投身于自然之中的决绝姿态。
“高僧不问谁家客,独计云轩自把怀。”最后两句则转向了对高僧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智慧与超脱的向往。高僧不问身份,独自在云雾缭绕的山中沉思,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让诗人深感敬仰,同时也引发了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追忆、对时间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昨日之热一首赠赵彦强
昨日之热未为热,凉风颇随团扇发。
今日之热不可言,西山火炎尘障天。
高楼坚坐若燔炙,常恐秋到无夤缘。
与君相从今几日,欲度一日如长年。
忆昔京城值秋雨,人家邂逅得细语。
不愁归舍少薪米,且喜尊前好宾主。
去年君自云中归,隔巷寻君相劳苦。
是时强虏在城下,耳犹厌听贼营鼓。
岂知丧乱到江南,同向宣城过残暑。
晚来一雨天遂凉,便思约君来对床。
床前适有新酒熟,君醉可舞吾能狂。
醉中谈天亦未妨,回船吴中君勿忙。
寄马巨济察院时监泰州酒得宫祠归南京
新春款南园,积雨寒不歇。
起望海陵城,幸未还往缺。
闻公得安还,未放车轨折。
毫端倒江海,胸次湛明月。
东风片帆来,乃复为此别。
田园到荒芜,岁事有曲折。
不见南山松,高卧拥霜雪。
鬓髯凛可畏,此岂念容悦。
愿公考其然,一向鼻头说。
正月十五日试院中烹茶因阅溪碑
小炉方鼎蛙蚓鸣,那知帘外东风惊。
乱云初破盘凤影,缺月半堕春江明。
已驱簿领出门去,更洗肝肺令愁醒。
大碑古字久寂寞,高堂素壁空峥嵘。
坐看光焰扫尘土,便觉冰霰临窗屏。
文章断绝生气在,妙句直欲无兰亭。
峄山野火烧欲尽,瘗鹤半在江中陵。
不知此书更奇古,反覆餍饫无讥评。
山精地神肯爱护,至今欧虞来乞灵。
要令石鼓举吉日,不必细字临黄庭。
生平访古少如意,对此自足忘经营。
世间儿女争媚好,纸上姓名谁重轻。
迩来半月得坚坐,一室当行千里程。
南楼灯火漫明灭,北里笙竽频送迎。
儒生事业了不恶,故人浮沈吾懒听。
更阑更自取书读,唤起奴仆寻短檠。
《正月十五日试院中烹茶因阅溪碑》【宋·吕本中】小炉方鼎蛙蚓鸣,那知帘外东风惊。乱云初破盘凤影,缺月半堕春江明。已驱簿领出门去,更洗肝肺令愁醒。大碑古字久寂寞,高堂素壁空峥嵘。坐看光焰扫尘土,便觉冰霰临窗屏。文章断绝生气在,妙句直欲无兰亭。峄山野火烧欲尽,瘗鹤半在江中陵。不知此书更奇古,反覆餍饫无讥评。山精地神肯爱护,至今欧虞来乞灵。要令石鼓举吉日,不必细字临黄庭。生平访古少如意,对此自足忘经营。世间儿女争媚好,纸上姓名谁重轻。迩来半月得坚坐,一室当行千里程。南楼灯火漫明灭,北里笙竽频送迎。儒生事业了不恶,故人浮沈吾懒听。更阑更自取书读,唤起奴仆寻短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567c6b425796f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