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洛 阳 行 送 洛 阳 韦 七 明 府 唐 /顾 况 始 上 龙 门 望 洛 川 ,洛 阳 桃 李 艳 阳 天 。最 好 当 年 二 三 月 ,上 阳 宫 树 千 花 发 。疏 家 父 子 错 挂 冠 ,梁 鸿 夫 妻 虚 适 越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夫妻(fū qī)的意思:指夫妇、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
宫树(gōng shù)的意思:指宫殿中的树木,比喻权势显赫的人物。
挂冠(guà guān)的意思:指退休或卸任。
家父(jiā fù)的意思:指父亲或家长。
梁鸿(liáng hó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华和能力。
龙门(lóng mén)的意思:指高门槛、高难度的考试或选拔机会,也可指突破重重困难、获得成功的机会。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洛川(luò chuān)的意思:洛川是一个地名,指代了古代中国的洛阳和川洛两地,常用来形容地势平坦的地方或者指代洛阳。
门望(mén wàng)的意思:指人们在经历困难或面临困境时,期望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或支持。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上阳(shàng yáng)的意思:指阳光从东方升起的时候,人们的精神状态达到最佳,意味着精神饱满、活力充沛。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艳阳(yàn yáng)的意思:指明亮、照人的阳光。
阳天(yá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气,没有阴云的天空。
阳桃(yáng táo)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或者事物的本质纯正、无可指摘。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上阳宫(shàng yáng gōng)的意思:指官员被贬谪到地方任职,离开京城。
艳阳天(yàn yáng tiān)的意思:指阳光明媚的天气,形容天空晴朗、阳光明媚。
- 注释
- 始:开始。
上:登上。
龙门:古代地名,这里指龙门山。
望:眺望。
洛川:洛河。
洛阳:古都,今河南洛阳。
桃李:桃花和李花,象征春天。
艳阳天:明媚的晴天。
最好:最适宜。
当年:那一年。
二三月:春季的二月和三月。
上阳宫:唐代宫殿,位于洛阳。
树:树木。
千花发:花开满树。
疏家:姓疏的人家。
父子:父子两人。
错挂冠:误挂官帽,比喻误入仕途。
梁鸿:东汉隐士,与妻子孟光有佳话。
夫妻:夫妇。
虚适越:徒然去往越地,形容无功而返。
- 翻译
- 初次登上龙门远眺洛河,洛阳的桃花李花在阳光下盛开。
最美的时光是在每年的两三月,上阳宫的树木开满千朵花。
疏家父子误戴官帽,梁鸿夫妇徒然去往越地。
-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龙门,远眺洛川的美丽景色。"始上龙门望洛川"一句,以"始"字启首,表明这是第一次攀登龙门之举;"望洛川"则展现了诗人对遥远河川的向往和赞赏。
接下来的"洛阳桃李艳阳天",通过鲜明的意象传达出洛阳城中春日丽景。"桃李"指的是盛开的花朵,而"艳阳"则形容阳光明媚,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画面。
诗人随后提及"最好当年二三月,上阳宫树千花发",表达出春天是最美好的时节。在这个季节中,洛阳城内外的景色都达到了顶峰。上阳宫中的花木竞相绽放,是诗人眼中最美丽的风光。
在最后两句中,"疏家父子错挂冠,梁鸿夫妻虚适越"则描写了洛阳城内的人们在节日或是盛宴后的情景。"疏家"指的是疏朗、宽敞的家庭,而"父子错挂冠"可能是在描述他们参加完宴会后,所戴的华丽冠冕被随意地悬挂着。这不仅展现了人们庆典之后的悠闲自得,也映照出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和谐。"梁鸿夫妻虚适越"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形容夫妇二人在宴会上互相依偎,尽情享受着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洛阳春日风光的描绘,以及对市民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盛世景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友人山中梅花
南国看花动远情,沈郎诗苦瘦容生。
铁心自儗山中赋,玉笛谁将月下横。
临水一枝春占早,照人千树雪同清。
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
送薛少卿赴青阳
我爱陶靖节,吏隐从弦歌。
我爱费徵君,高卧归九华。
清风激颓波,来者无以加。
我志两不遂,漂沦浩无涯。
数奇时且乱,此图今愈赊。
贤哉薛夫子,高举凌晨霞。
安民即是道,投足皆为家。
功名与权位,悠悠何用誇。
携朋出远郊,酌酒藉平沙。
云收远天静,江阔片帆斜。
离怀与企羡,南望长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