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阶下鸣,夜久犹未歇。
风吹浮云开,送我半窗月。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草虫(cǎo chóng)的意思:指志向不高,能力不强,处于低下地位的人。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卷坐(juàn zuò)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盘踞、占据一席之地。
林樾(lín yuè)的意思:指树木茂盛、林木繁荣的景象。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前庭(qián tíng)的意思:指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或最前沿的位置。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阒寥(qù liáo)的意思:形容寂静冷落,无人烟的样子。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生知(shēng zhī)的意思:指通过实际经验和学习,获得知识和智慧。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掩卷(yǎn juàn)的意思:掩盖真相或隐藏事实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自明(zì míng)的意思:自然明白,不需要解释或说明。
这首明代诗人胡俨的《村居秋兴二首(其二)》描绘了夜晚村居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思绪。首句“草虫阶下鸣,夜久犹未歇”,以虫鸣声渲染出秋夜的静谧,时间的流逝。接着,“掩卷坐阒寥”表达了诗人放下书卷后的孤独与寂寥,感受到秋意的浓厚。
“秋声振林樾”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气息,林间的秋声似乎在低语着时光的流转。诗人感慨“人生知几何,忧来不可辍”,流露出对生命短暂和忧虑无尽的深沉思考。随后,“风吹浮云开,送我半窗月”通过自然景象,寄寓希望于风的吹拂和月光的洒落,带来一丝慰藉。
最后两句“逍遥步前庭,孤萤自明灭”,诗人漫步庭院,欣赏着孤独的萤火虫闪烁,寓言般的表达了诗人试图在寂寥中寻找片刻的自由与超脱。整首诗情感深沉,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