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龙 兴 寺 澹 师 房 唐 /韩 翃 双 林 彼 上 人 ,诗 兴 转 相 亲 。竹 里 经 声 晚 ,门 前 山 色 春 。卷 帘 苔 点 净 ,下 箸 药 苗 新 。记 取 无 生 理 ,归 来 问 此 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记取(jì qǔ)的意思:记住并牢记事物的内容。
卷帘(juàn lián)的意思:指把帘子卷起来,暗指有所隐瞒、掩盖真相或遮蔽事实的行为。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生理(shēng lǐ)的意思:指人体的生命机能和生物学特性。
诗兴(shī xìng)的意思:指诗人的创作灵感和兴致。
双林(shuāng lín)的意思:指两个森林相连,形容地势险要,难以通过。
无生(wú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出生或没有生命,也可指没有生活情趣或没有生气。
下箸(xià zhù)的意思:放下筷子,指吃完饭或停止用餐。
相亲(xiāng qīn)的意思:指两个陌生人相互认识、交往,尤指为了结婚而相互了解。
无生理(wú shēng lǐ)的意思:没有生理反应或情感激动
- 注释
- 双林:指两座山或两个寺庙。
彼:那边,指代山上的僧人。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诗兴:作诗的兴趣或灵感。
转相亲:变得更加亲近。
竹里:竹林之中。
经声:诵经的声音。
门前:门外,眼前。
山色春:春天的山景。
卷帘:卷起窗帘。
苔点:苔藓斑点。
下箸:放下筷子,指用餐。
药苗:刚长出的药草。
无生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禅理或生活哲理。
此身:自身,这里指诗人自己。
- 翻译
- 对那座山上的僧人,我越发感到亲近
夜晚竹林中传来诵经声,门前春色满山青
拉开窗帘,只见苔藓洁净如新,品尝菜肴,药材新鲜诱人
记住这无法言说的禅意,回归后问问自己内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林生活图景。开篇“双林彼上人,诗兴转相亲”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与同道中人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沟通。在这里,“双林”指的是寺庙周围成对的树木,而“彼上人”则是居住在此的僧侣。诗兴,是一种心灵的共鸣,转相亲,意味着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诗人与这些僧侣之间的情感和精神上的距离拉近了。
接下来的“竹里经声晚,门前山色春”进一步渲染了这份宁静。竹林中传来佛经的低吟,与清晨或黄昏时分的悠扬声音相呼应,而门前的山色则透露出季节转换之美,这里的“晚”字可理解为时间的推移,也可解作深邃和久远。
至于“卷帘苔点净,下箸药苗新”,则是诗人对室内外景象细腻描绘。窗帘被卷起,露出窗外那清洁无污的青苔,而下方则是刚刚浇灌过水的草药,这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最后,“记取无生理,归来问此身”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追寻和自我省察。这里“无生理”指的是佛家的空性思想,即万物皆为空,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实体。而“归来问此身”,则是诗人回到自己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肉身进行反思和探索。
这首诗通过对寺庙生活环境的细致描写,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一个追求精神纯净与自我觉悟的僧侣形象。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