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主(bào zhǔ)的意思:指报答恩情,感激对方的恩德。
出九(chū jiǔ)的意思:指人的智慧、能力、品德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登科(dēng kē)的意思:指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授予功名或官职。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恩荣(ēn róng)的意思:恩荣指恩惠和荣誉。表示受到恩惠和荣誉的同时,也要感恩报答。
妇姑(fù gū)的意思:指妇女之间的亲戚关系。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化日(huà rì)的意思:化解危机,消除困难。
教育(jiào yù)的意思:指引、培养和引导个体以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过程。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瑞气(ruì qì)的意思:瑞气是指吉祥、幸福、吉利的气息或氛围。
殊恩(shū ēn)的意思:特殊的恩情、特别的恩德
太君(tài jūn)的意思:太君是指太后、皇后等尊贵的女性。在成语中,太君常常代表着极尊贵、高贵的身份。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文光(wén guāng)的意思:指文采光彩,指人才或文章等文学作品的光辉。
雍容(yōng róng)的意思:形容态度或举止优雅、从容自信
忠报(zhōng bào)的意思:忠诚地报答恩情或回报友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科举成功后家庭荣耀与教育之恩的深厚情感。开篇“登科始信读书荣”,点明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个人价值和家族荣耀,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接着“教育殊恩出九重”,表达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恩赐,使人们得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父子总膺徵仕爵,妇姑同拜太君封”描绘了一幅全家共享荣耀的场景,父亲和儿子因科举成功获得官职,母亲和女儿则以太君的身份受到尊敬,体现了科举制度下家族的共同成就。
“门迎化日文光焕,帘捲春风瑞气浓”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家庭的辉煌与祥和,门前迎接的是如日中天的光辉,帘内卷起的是春风中的浓厚瑞气,形象地展现了科举成功后的喜悦与荣光。
最后,“孝足报亲忠报主,恩荣堂上拜雍容”总结了诗的主题,强调了孝顺父母、忠诚于国的重要性,以及在享受荣耀的同时不忘感恩,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科举制度带来的社会地位提升,更深刻地表达了教育对个人成长与家庭幸福的深远影响,以及在享受荣誉时应秉持的道德原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蕴文水仙花
飘零尘俗客,再见水仙花。
清芬二十载,饶杀兰杜家。
酬答李学长
夫子焉不学,高朕罗三贤。
横前一片石,教外皆别传。
三虎谁最怒,未觉相后先。
渠伊囊中方,贵在后者鞭。
我家一佛堂,盎背知庙堧。
忆昨祠上丁,蕡烛初欲然。
诸生气清明,人如出雩泉。
洗爵俯象鼻,掩豆高豚肩。
朱弦张文王,繁声斥师延。
此时识方屦,綦满青苔钱。
李公独凤仪,众中得何坚。
惜无补天手,转之上细毡。
朝来食盘中,稚蕨初数拳。
苍苍本难测,何由赜真筌。
自我得此士,可以一当千。
如闻缝掖姿,欲重世所捐。
舂容吐握诗,法用春秋全。
酬赠无玉案,三复缁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