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厌(bù yàn)的意思:不感到厌烦,不厌倦。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祷祝(dǎo zhù)的意思:祈求上天保佑、祝福。
盾鼻(dùn bí)的意思:形容人的鼻子高耸挺拔,像盾牌一样坚硬。
将才(jiāng cái)的意思:指具备出色才能和能力的人。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矛头(máo tóu)的意思:指问题、矛盾、冲突等的主要方面或对象。
名臣(míng chén)的意思:指在历史上有卓越才能和杰出政绩的官员。
磨盾(mó dùn)的意思:指通过不断摩擦磨砺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使自己变得坚强、勇敢。
事先(shì xiān)的意思:事先指在某个事件发生之前或行动之前。表示在做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备或预先考虑。
士风(shì fēng)的意思:指士人的风度和品质。
文事(wén shì)的意思:指文化事业、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事务。
武事(wǔ shì)的意思:指军事方面的事务或活动。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磨盾鼻(mó dùn bí)的意思:指人因为顽固、固执而不肯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或态度。
- 鉴赏
这首诗《再呈徐吉云军门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钱荣国所作,通过诗句展现了对徐吉云军门的赞誉与敬仰之情。
首句“将才既裕译才通”,赞扬了徐吉云在军事才能上的丰富与翻译能力的卓越,暗示其不仅在武略上精深,在文事上也颇有造诣。接着,“武事先精文事攻”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军事与文化两方面的高超技艺和全面素养。
“书挂矛头看不厌,墨磨盾鼻写能工”两句,运用形象的比喻,将徐吉云的军事才能比作挂在矛头上的书籍,让人爱不释手;将他的文采比作磨过的盾鼻,精细而工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徐吉云在军事与文化领域的杰出成就。
“内安外攘名臣业,带缓裘轻学士风”则高度评价了徐吉云作为名臣的业绩,以及他内敛平和、外展宏图的气度,同时又以“带缓裘轻”的形象,展现了他作为学者的淡泊名利、从容自得之风。
最后,“我效巴歌殷祷祝,愿公长镇大江东”表达了诗人对徐吉云的深深敬意与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够长久地守护着东方的大江,寓意深远,寄托了对徐吉云的崇高敬仰和深切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徐吉云多方面才能的赞美和对其美好未来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期待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春日书怀寄东洛白二十二杨八二庶子
曾向空门学坐禅,如今万事尽忘筌。
眼前名利同春梦,醉里风情敌少年。
野草芳菲红锦地,游丝撩乱碧罗天。
心知洛下闲才子,不作诗魔即酒颠。
和乐天南园试小乐
闲步南园烟雨晴,遥闻丝竹出墙声。
欲抛丹笔三川去,先教清商一部成。
花木手栽偏有兴,歌词自作别生情。
多才遇景皆能咏,当日人传满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