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方行(fāng xíng)的意思:指行走直线,不偏不倚。
空中(kōng zhōng)的意思:形容虚构的事物,没有实际基础。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绳床(shéng chuáng)的意思:指用绳子编织的床,比喻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西方(xī fāng)的意思:指地理方向上的西面,也可以引申为指西方国家或文化。
心地(xīn dì)的意思: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品性、道德或善恶本质。
行道(háng dào)的意思:指遵守道德规范,行为端正,品行良好。
虚明(xū míng)的意思:指表面上光明正大,实际上虚伪欺人。
一绳(yī shé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密,形影不离。
月天(yuè tiān)的意思:指月亮高悬天空,形容月亮明亮、高挂天际的景象。
中月(zhōng yuè)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上弦或下弦的状态,不是完全圆的月亮。
月天子(yuè tiān zǐ)的意思:指出色的美女。
- 翻译
- 一个蒲团和布衲铺成的床,心灵空明,自然入眠。
月亮常伴在天空,如同天子,我行走在东方,直至西方。
- 注释
- 蒲团:坐垫。
布衲:粗布衣服。
绳床:简易的绳编床。
心地:心境。
虚明:空灵清澈。
亡:消失,指入睡。
长伴:长久伴随。
空中月:月亮在天空。
天子:比喻高洁或尊贵的存在。
东方:方位词,这里可能象征开始或起点。
西方:方位词,这里可能象征结束或目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赠石台问长老二绝(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描述了一位修行者的生活场景:他坐在蒲团上,身披布衲,仅有一张绳床作为卧具。他的内心清净,精神明亮,达到了忘我之境。他将自己比作月亮的长久伴侣,象征着与宇宙自然的合一,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他的修行之路都在不断地进行,追求真理和内心的平静。
诗中通过简朴的生活描绘和意象,展现了修行者的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内省和修养之道。整体风格质朴而深沉,富有禅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射鹗山
东山空阔原野平,吴王养鸡筑高城。
秋天饥鹗未饱食,侧翅下攫殊无情。
守城壮士心孔恶,旦夕窥兹捕鸡鹗。
雕弓一展羽箭发,鹗也时从半空落。
山人学射艺渐精,遂使山无鹗鸟鸣。
却思勾践侵吴日,何不令之射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