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士济济,惟言来从。天子问道,其言如钟。
天子广化,其德如风。维桢作颂,配于乐工。
成均(chéng jūn)的意思:指人才出众,学识渊博,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赫赫(hè hè)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风凛凛的样子。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祭酒(jì jiǔ)的意思:指担任宴会上祭祀神明的人,也指担任宴会上敬酒的人。
济济(jǐ jǐ)的意思:形容人多或事物众多,人才辈出。
乐工(yuè gōng)的意思:指音乐家、乐器制作者或演奏者。
戾止(lì zhǐ)的意思:停止恶劣行为,改正错误。
立成(lì chéng)的意思:指事物已经完成或达到预定目标。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烈祖(liè zǔ)的意思:指被后人尊崇的祖先,多用于称呼已故的君主或尊贵的祖先。
明天(míng tiān)的意思:指明天,也指未来的日子。
穆穆(mù mù)的意思:形容山林的寂静、安宁。
师氏(shī shì)的意思:师傅、老师的家族或门下弟子。
受命(shòu mìng)的意思:接受命令或任务。
天子(tiān zǐ)的意思:指君主、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问道(wèn dào)的意思:指探求真理、追求道德、智慧的行为。
雍雍(yōng yōng)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宏大。
曰若(yuē ruò)的意思:指言辞谦虚、客气,用于表示自谦之意。
胄监(zhòu jiān)的意思:胄监是指古代中国官员的官衔,胄监通常是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和处理纠纷的职务。
子使(zǐ shǐ)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能够驱使大人去做事情,形容孩子的权威或能力超过了成年人。
祖始(zǔ shǐ)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为送别康司业而作,内容主要描绘了对教育者的崇高敬意和对天子重视教育的赞美。首句“赫赫胄监,礼乐攸司”赞扬了司业在礼仪音乐方面的权威和职责。接着,诗中提到祭酒与师氏的辅佐,象征着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有序。
“明天子作,我民□极”表达了对圣明君主的尊崇,认为在他的治理下,人民得到了最好的教化。“何以播教?师氏有职”强调了教师的重要角色,他们是传播知识的使者。
“受命肇立成均,天子戾止”描述了教育机构的建立,天子亲自参与,显示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作尔多士,多士济济”则赞美众多才华横溢的学生,他们聚集一堂,充满活力。
“惟天子使,曰若康公,穆穆雍雍”进一步赞扬康司业的贤能和威仪,他的言行如同康公一般,庄重而和谐。“多士济济,惟言来从”描绘了学生们听从教导,积极求学的场景。
“天子问道,其言如钟”和“天子广化,其德如风”则象征着天子的智慧和德行,犹如钟声般深沉有力,又如春风般温暖广大。最后,“维桢作颂,配于乐工”表明杨维桢以诗歌的形式,将这些赞美融入音乐,使之成为永恒的颂歌。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康司业的个人赞扬,也是对教育事业的礼赞,体现了元末明初时期对教育和知识分子的尊重。
少年本六郡,遨游遍五都。
插腰铜匕首,障日锦屠苏。
鸷羽装银镝,犀胶饰象弧。
近发连双兔,高弯落九乌。
边城多警急,节使满郊衢。
居延箭箙尽,疏勒井泉枯。
正蒙都护接,何由惮险途。
千金募恶少,一挥擒骨都。
勇馀聊蹴鞠,战罢暂投壶。
昔为北方将,今为南面孤。
邦君行负弩,县令且前驱。
坤基葩简秀,乾光流易颖。
神理远不疾,道会无陵骋。
超超介石人,握玄揽机领。
余生一何散,分不咨天挺。
沈无冥到韵,变不扬蔚炳。
冉冉年往逡,悠悠化期永。
翘首希玄津,想登故未正。
生途虽十三,日已造死境。
愿得无身道,高栖冲默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