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窗户(chuāng hù)的意思:指人的眼睛,也比喻观察、了解事物的途径或窗口。
翠微(cuì wēi)的意思: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大好(dà hǎo)的意思:形容非常好、非常美好的状态或情况。
灯晕(dēng yūn)的意思:指眼睛因为看太久亮光而感到晕眩的状态。
耕烟(gēng yān)的意思:指农民在田地里翻耕时,耕地上升起的烟雾,比喻辛勤劳作的景象。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壶公(hú gōng)的意思:指自以为高人一等、自命不凡的人。
建阳(jiàn yáng)的意思:指事物初步形成或产生的地方。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麻衣(má yī)的意思:麻布衣服,比喻贫穷、朴素的生活。
微指(wēi zhǐ)的意思:微小的指示或暗示。
溪声(xī shēng)的意思:溪流中传来的声音,比喻清脆悦耳的声音。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吟灯(yín dēng)的意思:指夜间读书或写字时点灯吟咏,形容学问精深、刻苦钻研。
游屐(yóu jī)的意思:指行走时轻松自如,毫不费力。
渔歌(yú gē)的意思:渔民在钓鱼时唱的歌曲。比喻轻松自得的生活。
指点(zhǐ diǎn)的意思:给予指导或指引。
- 鉴赏
此幅《踏莎行·题谢榆孙溪山读书图》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与读书之乐。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溪山之美与读书之趣。
“大好溪山,纷来窗户”,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概,赞美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与丰富,仿佛山川河流都汇聚于窗前,引人入胜。接着,“书声时逐溪声去”,将读书之声与溪水潺潺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诗意的氛围,读书之人仿佛与自然和谐共存,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江南黄叶是何村,行云偏识壶公处”,通过江南秋色的描写,暗示读书之地的幽静与雅致,同时借行云识得壶公(传说中的仙人)之处,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这里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游屐耕烟,吟灯晕雨”,进一步描绘了读书人日常的生活场景,无论是漫步在烟雾缭绕的山间小径,还是在雨夜中吟诵诗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读书人的闲适与自在,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渔歌层入蘋洲谱,麻衣草履建阳装,翠微指点吾归路”,最后四句将画面推向高潮。渔歌与蘋洲的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麻衣草履的穿着,以及对建阳装束的描述,体现了读书人与自然的亲近与融合;而翠微山的指引,则寓意着知识与智慧的引导,为读者指明了心灵归宿的方向。
整首词通过对山水、读书、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更传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尊崇与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熊飞将军赴文丞相麾下
龙泉出匣鬼神惊,猎猎霜风送客程。
白发垂堂千里别,丹心报国一身轻。
划开云路冲牛斗,挽落天河洗甲兵。
马革裹尸真壮士,阳关莫作断肠声。
暑中即事
挂壁清羸金粟像,映窗性相净名经。
门前野水流绕舍,雨后绿槐阴满庭。
凉簟醒心须稍健,好风吹鬓欲重青。
此间真境谁宜到,更有珍茶一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