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宫词补遗·其一》
《宫词补遗·其一》全文
宋 / 武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禁(bù jīn)的意思: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飞舞(fēi wǔ)的意思:形容物体或事物在空中自由飞翔、舞动。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宫墙(gōng qiáng)的意思:指宫殿内的墙壁,也借指守卫险要的地方。

花风(huā fē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轻浮、不稳定,像花瓣随风飘摇一样。

建章(jiàn zhāng)的意思:建立章法,制定条例。

尽教(jìn jiào)的意思:尽力教导或尽心教诲

梨花(lí huā)的意思:梨花是指梨树开花的景象,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落红(luò hóng)的意思:指花朵凋谢或红色的东西脱落。

沈沈(shěn shěn)的意思:形容非常沉重或深沉。

注释
梨花:指白色的梨花。
玉阑香:形容梨花的香气像美玉般清雅。
春色:春天的景色。
沈沈:深深的,形容浓郁。
建章:古代宫殿名,在长安。
落红:凋谢的花瓣。
官不禁:宫中的禁令对落红不起作用。
尽教:任凭,让。
飞舞:飘舞。
翻译
梨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出如玉的香气,春天的景色深深沉醉在建章宫中。
只有凋零的花瓣,宫中的禁令无法阻挡,任由它们飘舞着飞出宫墙之外。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武衍的《宫词补遗(其一)》描绘了一幅宫廷春日的画面。首句“梨花风动玉阑香”以梨花盛开、微风吹拂的场景,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皇家园林的精致。"玉阑"指的是雕饰华丽的栏杆,"香"字则进一步渲染了花香四溢的氛围。

接下来的“春色沈沈锁建章”中,“沈沈”形容春色浓厚深沉,“建章”是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皇宫。这句表达了宫墙之内春意盎然,但又被深深锁闭的景象,暗含宫禁森严之意。

最后两句“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是全诗的高潮,通过“落红”象征凋零的花瓣,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律动。“官不禁”意味着宫墙虽高,却无法阻挡自然的规律,花瓣随风飘出,显示出一种无奈与生机。这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寓言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春景,同时借落花寓意人生哲理,富有深意。

作者介绍

武衍
朝代:宋   字:朝宗

武衍,字朝宗,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寓临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命曰适安。有《适安藏拙馀稿》、《适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自序其集。事见《南宋古迹考》卷下。 武衍诗,以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代孔周翰

超然台上雪,城郭山川两奇绝。

海风吹碎碧琉璃,时见三山白银阙。

盖公堂前雪,绿窗朱户相明灭。

堂中美人雪争妍,粲然一笑玉齿颊。

就中山堂雪更奇,青松怪石乱琼丝。

惟有使君游不归,五更马上愁敛眉。

君不是淮西李侍中,夜入蔡州缚取吴元济。

又不是襄阳孟浩然,长安道上骑驴吟雪诗。

何当闭门饮美酒,无人毁誉河东守。

(0)

禁林宴会之什

雨晴禁署绝纤尘,宴会名贤四海闻。

供职尽居清显地,崇儒同感圣明君。

翩然飞白璇题字,焕若丹青翠琰文。

梓泽笙歌诚外物,兰亭诗酒不同群。

少年已作瀛洲老,他日终栖太华云。

莫怪坐间全不饮,心中和气自醺醺。

(0)

不见/如梦令·其一

日过重帘未卷。袅袅欲残香线。

午醉却醒来,柳外一声莺啭。不见。不见。

门掩落花深院。

(0)

多丽.中秋

晚风清,淡云卷尽轻罗。

看银蟾、初离海上,万里碧汉澄波。

碾云衢、玉轮缓驾,照山影、宝镜新磨。

光彻庭除,寒生绮席,无聊清兴助吟哦。

共宴赏、明宵天气,晴晦又知他。

无眠处,衣濡湛露,目断明河。

念年来、青云失志,举头羞见嫦娥。

且高歌、细敲檀板,拚痛饮、频倒金荷。

断约他年,重挥大手,桂枝须斫最高柯。

恁时节、清光比似,今夕更应多。

功名事,到头须在,休用忙呵。

(0)

送简寿玉主簿之官临桂二首·其二

柴门草径尽莓苔,不放黄尘俗子来。

诗客清晨冲雨入,梅花一夜为君开。

飘萧落叶残灯火,陆续清谈浊酒杯。

二十六年才四见,骊驹抵死祗相催。

(0)

芍药初生

芍药新移种,红拳餐万雏。

看来已可爱,未问有花无。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