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鲍鱼(bào yú)的意思:指珍贵的鱼,也比喻珍贵的人才或物品。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瓜丘(guā qiū)的意思:形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关雎(guān jū)的意思:关雎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感情失意时的悲伤与忧愁。
户外(hù wài)的意思:户外指的是在室外的场所或活动。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外流(wài liú)的意思:
[释义]
(语)(人口、财富等)流到外地或外国。
[构成]
偏正式:外〔流
[例句]
在鸦片战争时期我国白银大量外流。(作谓语)外流的趋势不容忽视。(作定语)掩鼻(yǎn bí)的意思:指因为恶臭或难闻而用手或物品捂住鼻子。
鱼腥(yú xīng)的意思:形容事情或言行带有不好的影响或嫌疑。
直到(zhí dào)的意思:表示一直持续到某个时间点或某个情况发生。
- 注释
- 关雎泽:古代诗经篇名,比喻学问或情感的源泉。
竭:干涸,枯竭。
师陉:道路名,可能指艰难的旅程。
瓜丘:地名,可能象征着目标或终点。
烬:灰烬,残余。
六经:古代儒家经典,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户外流虫:指户外飞虫。
掩鼻:遮掩鼻子,表示厌恶。
鲍鱼腥:比喻腐臭,暗示环境恶劣。
- 翻译
- 关雎泽枯竭,师陉之路漫长无尽
直通瓜丘,六经残破如余烬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一)齐桓公》,通过对齐桓公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和对时局的讽刺。"关雎泽竭自师陉,直到瓜丘烬六经",这两句寓言般地描述了齐桓公的霸业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关雎泽竭"象征着他的威势不再,"自师陉"暗示了他曾经的军事行动,而"瓜丘烬六经"则以焚烧儒家经典来批判其文化破坏。"户外流虫争掩鼻,当年已作鲍鱼腥",通过虫子避开腐臭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齐桓公死后境况的凄凉,昔日的权势者如今只剩下令人不悦的恶臭。
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背景,通过象征和隐喻,揭示了权力更迭与道德沦丧的主题,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